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

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2)

将群众路线贯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另一方面要深化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共产党执政为民,民就是群众,党员干部一定要打好实践基础,要接地气。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深刻历史教训中吸取教训,一定不能脱离群众。党员干部不脱离群众一定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到基层才能了解到群众的呼声,只有到基层才能体会群众的疾苦,也只有到基层才能获得干部创事业的第一手资料。一定要经常进村入户拉家常,田间地头话桑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当成自家人,群众才能把你当成贴心人。

在具体工作中,要提高抓落实、促执行的能力。党员干部要提高抓落实、促执行的能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本地区、本部门发展好,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扎实推进开展各项工作,按照序时进度开展督促检查,积极兑现奖惩,经常回头看,认真总结工作中的不足。

要提高讲团结、善协调的能力。党员干部要有广博的胸襟、宽宏的度量,要能听取同志们的批评,并且适时地开展自我批评。这样才能凝聚一帮人、团结一帮人、协调一帮人,众志成城,为了一个既定的目标而奋斗。党员干部要搞好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协调,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协调,机关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协调。

要经常性开展各类活动。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周末大讲堂”、“道德讲堂”、“廉政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特别是充分发掘利用网络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鼓励支持开展党员干部参与人民满意公务员、最美人物评选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员干部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要对群众有真感情,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乐在一块。有什么样的群众观,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发展观。其实不管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发展观,归根到底,这些都是支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持续前进的强大动力,党员干部务必要将群众路线贯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