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两次在《求是》发表文章
作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党的权威报刊上发表文章,都颇有讲究。这一次《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正式公布3天后。
说到这里,政知圈拐个题外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解读本用字体大小的不同,区分不同级别领导的解读文章。在《人民日报》上虽然没有字体的区分,但也有办法显示不同。政知圈就发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文章于11月9日发表,与李克强间隔了3天,其后则依次刊发马凯、刘延东、许其亮的解读文章,没有间断。
除了《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求是》杂志也是高级领导人发表理论文章的重要平台。
不同于《人民日报》的首秀,政知圈梳理发现,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以来,已经三次在《求是》上发表文章。仅在今年,就已经有两次。

最近的一次是10月16日,发表时间是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GDP数据前3天。这个时间往前推8个月,今年2月16日,全国两会召开前,李克强也曾在《求是》发文,撰文谈经济增长新动力是改革创新。要知道《求是》杂志是半月刊,一般是每月1日、16日出刊,这个时间点还是有点意味的。
就任总理后首次《求是》万字谈经济
政知圈留意到,不论是《人民日报》还是《求是》,李克强都最爱谈经济,他有关经济的只言片语又都是风向标。
2014年5月1日第9期发表《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以后首次在《求是》上发表文章,全文有万余字,都在谈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这篇文章发表的时间。李克强谈经济体制改革文章发表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于4月17日透露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审议《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而李文发表半个月后,5月18日该意见全文发表。
在文中,李克强有关经济的表态广为传播:“现在回过头看,如果不是用改革的办法,即简政放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着力调整结构‘三管齐下’,而是采取短期刺激政策,不仅去年的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而且今后几年的日子也许会更难过。”
联系当时的背景——2014年中国一季度GDP增速7.4%,速度创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很多人对2008年金融危机4万亿刺激计划还记忆尤深,这个表态的意义大家都懂的。

时隔9个月后,2015年2月16日的《求是》第4期,又发表李克强署名文章《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前述文章一样,这篇文章也是谈经济,但是强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改革创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