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强化忧患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心系人类前途命运,贯通历史和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国际社会的共识,是以史鉴今的启示录,是继往开来的宣言书。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在提振民族自豪感和发展信心的同时,尤其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发展紧迫感和工作责任感。
忧患意识从何而来
从历史苦难教训与伟大使命昭示的要求中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但在工业革命发生后的100多年里,国家综合实力明显下降,在国际舞台上饱受欺凌,在与列强的战争中屡战屡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铭记历史启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从经济发展形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中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达到10%的水平,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 3、排在80位左右,有7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另外,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约占全球11.5%的经济总量,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54%的水泥,一些地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污染事故频发,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必须清醒认识和把握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既注重发展速度、更注重效益质量,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发展进步与社会治理服务的压力中来。从发展规律看,我国已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集中显现,诸如信访稳定、社会诚信、食品安全等问题不断增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公共安全管理看,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渗透、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影响、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作用,各种潜在危险源大量存在,这都与缺乏忧患意识不无关联。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努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升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依法依规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从党所面临的困难挑战与职责使命的需要中来。目前,我们党拥有8700多万党员,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队伍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面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的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清醒认识到,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才能繁荣稳定,人民才会幸福安康。着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