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员干部如何从严律己的新思考(2)

对党员干部如何从严律己的新思考(2)

从严律己,就要以“反面”为警戒,守底线、保清廉

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不断有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被公之于众,违法事实、腐败程度触目惊心。贪腐官员的“活材料”被暴露在阳光下,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总结反思,认清严重违纪违法对党的形象和执政根基的巨大危害,认清贪官所作所为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重大损失,进而受教育、明底线、知敬畏。为此,一要坚守思想底线,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决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摆正自己心态,摆正自己位置,遵守组织纪律,接受组织监管,带头完成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要主动接受监督,视监督为“支持、爱护、帮助”,做到慎独、慎微、慎欲。把“生活圈”和“社交圈”放在阳光下,“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一副面孔,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坦坦荡荡为人,规规矩矩处事。二要坚守法律底线,时刻不忘心存敬畏。“将欲治人,必先治己”。领导干部要时刻用法规制度约束和警示自己的言行举止,管好用好手中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己在模范遵守法律的同时,还要敢于和善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纪国法的权威和尊严。严守法律、规定是做人从政的根本底线,要筑牢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绝不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权钱交易,始终做到清廉自守、干干净净。三要坚守生活底线,时刻做到防微杜渐。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也绝不仅仅是个人私事。领导干部要为人正派,讲操守,重品行,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首先要培养健康的爱好,不能把自己的爱好视作单纯的个人行为,必须时刻从社会影响和个人形象的角度考虑,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节制。其次要培养良好个人习惯,防止沾染不良习气。要把诚实正直、重义轻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朋友交往,与那些献媚拍马、口是心非、重利轻义的人保持距离。绝不因为朋友的关系而放弃原则,违反法纪,破坏规矩。

从严律己,就要以“五个必须”为遵循,守纪律、讲规矩

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产生出来。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往往是从不守规矩开始的。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必须”,这正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这“五个必须”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从严律己各项要求,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一是认真落实党要管党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守纪律是底线,守规矩靠自觉。一个党员干部是否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说到底是党的意识、党的宗旨、党的观念强不强的重要表现。二是切实履行党员基本义务。我们在入党宣誓时,都曾举起右手庄严承诺:严守党的纪律。党员干部要以此誓言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担负政治责任。维护党中央权威,意味着对于中央精神,不得阳奉阴违;对于中央规定,不能自行其是;对于中央决策,不能另搞一套。三是全力维护政治纪律的权威。守纪律,讲规矩,必须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稻草人”,不是华而不实的摆设,必须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成为不可触碰的刚性约束。对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为耳旁风的所谓“聪明人”,必须让他付出沉重代价。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组织的权威性、严肃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