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中国共产党具有出色的学习、吸纳能力。改革开放必须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而要熟悉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就必须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针对于此,执政党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型政党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而改革开放进程中执政党善于学习的特点表现的也非常明显。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海纳百川,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吸纳其他国家好的理念、经验与做法也是学习的重要内涵,而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的。学习是针对当下与将来,吸纳是面向全球与世界。善学习、能吸纳的特点使得中国共产党保持了思维的开放性与时代性。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融入世界,紧跟时代。
其四,与具有实践性思维及善于学习吸纳的特点相对应,中国共产党在改革进程中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积极应对各种问题与挑战,有效地实现了指导思想、政策与制度的更替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于现实问题与民众需求体现出了较为迅速而有效的回应能力。而这种迅速有效的回应能力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著名学者郑永年对此做过对比分析:“从理论上讲,在多党制国家,政策变迁的阻力应当小于一党制国家,这是因为政策可以在执政党的更替过程中得以变化。当一个新的政党掌握政权后,它可以终止上一任执政党的政策。然而,现实却常常事与愿违。在许多民主国家,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反对党并不发挥其建设性的作用,常常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正的政策变迁通常十分困难。在中国,却是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说西方民主更多的是一种政权更替,那么中国的政治体系,则更多的是一种政策更迭。……从20世纪的80年代一直到21世纪,中国已经实现了几次重大的政策变革。面对不同的局势,以合理的政策变迁加以回应,如果无视执政党的这一巨大能力,那么我们就无法理解近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迁。”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指导思想在不断与时俱进,而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都涉及到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创新。
其五,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组织与动员能力,以及自上而下的强大层级支配能力。这一特点体现在改革发展中,就是政策与制度目标一旦确定,就会发挥组织优势,充分利用与调动各种因素与资源,全力以赴,集中力量完成既定任务。
以上这些特征,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今天为什么能!而用合适的概念、恰切的语言概括、表述执政党的这些特质,积极有效地予以传播,应是中国话语创新的一项根本任务。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副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