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多边贸易体制和推进区域经贸安排,是驱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的两个轮子
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与此相适应,改善多边贸易体制和推进区域经贸安排是驱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的两个轮子。
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改革完善多边贸易体制。我们在推进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支持联合国、20国集团等发挥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作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中的主渠道作用。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多边贸易机构,是世界经济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支柱,当前要继续推动其框架内的多哈回合谈判在取得早期收获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巴厘一揽子”协议,推进完成后续工作,争取尽早全面实现多哈回合发展目标。同时,支持世贸组织继续加强贸易政策监督机制、完善争端解决机制,坚定不移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坚持平等对话协商妥善应对和处理贸易摩擦与分歧,促进营造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环境,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
为稳定国际货币关系,我们要积极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完善,如促进落实2010年达成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机制等;继续推进建立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结构合理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继续推进加强金融监管,建立一个有序、有效、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国际金融体系。
我们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和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完善中,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挥作用,共同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区域经贸安排。我国积极参与区域经贸安排、构建自由贸易区,是在新世纪伊始起步的。目前我国已经签署协议的自贸区共有14个,涉及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已生效的自贸协定货物贸易自由化率较高,基本实现了90%以上贸易零关税。自贸区对推动贸易投资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我国与14个自由贸易区22个自贸伙伴的贸易额涵盖了我国年对外贸易总额的37%,我国与自贸伙伴之间的贸易增速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2个百分点。
我们要更加主动地引导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除了继续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外,我们已经并将继续推进与有关国家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和建设进程,特别是积极推进三年前中国与亚太15国共同启动的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争取今年底前完成实质性谈判。我们还将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和中欧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与之关联紧密的沿线国家的区域、跨区域及次区域的经贸合作,包括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这既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措施,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大棋局,既要谋子更要谋势,坚持分类施策、精耕细作,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作者曾兼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