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内捞出电池,如何破解舌尖上的危局?
店方对这起事故的说法可以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自家的火锅出了问题,没有想着对自己的顾客负责,承担责任,反而是一推六二五。感情这家店热气腾腾的火锅也融化不了老板冷漠的态度。但是,不管店家态度如何,出了事故,责任也不是想推脱就能推脱的。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如此的不负责任,又怎么会得到顾客的信任?
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为何一次次曝光治理却难以根治?我想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公民维权意识淡薄。在饭店吃出电池的事件可能并不多,但是我想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在食物中吃出过头发、塑料等情况。面对这样危害公民身体安全的食品安全事件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接受店家“免单”的赔偿方式,这足以说明公民对自身食品安全意识的缺失,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的淡薄,同时,这也是在“助纣为虐”。其二,无良商家利益熏心。虽说商家经商的根本目的是挣钱,为了挣钱“无所不用其极”可以得到理解,但是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对得起从商的良心。“一切向钱看”的从商观念蒙蔽了不少商家的双眼,不仅没有层层为餐桌上的食品把关,还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减少把关环节。其三,违法成本低,存在侥幸心理。从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结果来看,通常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不疼不痒”的处罚。所以不少商家存在侥幸心理,一次次为了可观的利益“铤而走险”。
乱象并不可怕,可怕是乱象屡禁不止为食品安全事件“添油加火”。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破解食品安全的危局不仅需要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担当、守法经营,需要强烈的安全意识与维权意识,还需要建立“难以承受”的惩处体系。希望各界积极参与,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只有大家共同发力,才能保卫餐桌上的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