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享发展 提升人民福祉

坚持共享发展 提升人民福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建议》全文共2万余字,其中论述五大发展理念的部分共1.5万余字,而共享发展理念部分共占发展理念文字部分的23%。显而易见,党中央在新的发展时期,将以更大的力量和热情,努力践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随着人民对于民生改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规划意义的“五年规划”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也更加密不可分。因此,“十三五”规划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将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一.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

“十三五”时期作为全年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其关键目标之一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既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基础,也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一方面,要做好“加法”: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减法”:精准扶贫、消除贫困、缩小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二.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要求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发挥着推动作用;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切文学艺术,归根结底来自于人民的实践;人民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人民群众也在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变革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发展依靠人民。只有全民参与的发展,才能更好实现发展的目标,人民群众积极而广泛的参与,是发展动力的终极源头。

《建议》强调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通过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以就业和创业为路径,使发展过程与成果更多地融入人民的热诚与参与,让人民的劳动成为发展社会事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防止贫穷的代际传递、提高教育质量与均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等等举措的着力点,不断打通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路子。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