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当前,金融结构、金融体制与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创业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第一,加快银行业的结构转型,与创新创业相适应,发展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各类中小民营银行。第二,加快推出资本市场注册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大作用。第三,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到混业监管的转型。第四,人民币加入SDR后,如何实现金融业双向开放将成为金融结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新课题。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特定背景下,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第一,增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释放新需求的重要条件。第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减税力度,对服务业领域推行定向减税。第三,加快完成“营改增”,破题消费税改革,使消费税成为地方主体税种。第四,理顺中央与地方财税关系,比如国税、地税的合并是大势所趋,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尽快启动。
推进教育结构改革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现有人力资源结构不匹配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有一个数量型人口红利递减的问题,但也要看到,现在每年700多万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就业市场的突出矛盾。教育结构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供给、需求严重不相适应。为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把调整教育结构摆在突出位置。实现教育体制从考试型、封闭性、行政化向能力型、开放性、专业化的转变,成为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
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改革
激活市场、解放企业。解决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需要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第一,全面实施企业自主登记的实施条件已经成熟。第二,取消企业一般投资项目备案制。第三,不用或少用产业政策干预企业行为。第四,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保护企业家,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
推进监管转型。第一,审批和监管相分离,改变以审批取代监管、谁审批、谁监管的传统模式。第二,实行统一监管,改变“九龙治水”与监管失灵。第三,放管结合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但不能以监管为名增加企业负担,这就需要加快推进监管体制由行政监管为主向法治化监管为主的转型。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的同时加强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探索实行公共财政预算清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