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什么、怎样发展需要科学定位
当代中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发展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基本途径、实践举措等予以科学定位,确保发展的性质、方向、重点合乎实际要求,合乎人民利益,合乎国家发展战略,使经济社会发展在稳定、健康、安全、和谐的道路上有序推进。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阐明党和国家战略谋划,描绘未来五年国家发展蓝图,给予我们以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是原则定位。原则即遵循,是对发展什么、怎样发展予以总的规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六个坚持”,指明了发展的目的归宿、本质要求、动力保障、视域环境、领导优势等,把经济社会发展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紧密联系到一起,确保了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正确。
二是目标定位。目标即追求,是未来五年发展要达到的水平和程度。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把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确立为主要目标,是恰当而实际的,是务实而可期的。这里所涉及的五个主要方面,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最为关注、全面小康最为重要、事业发展最为基础的领域,避免了过多罗列排序的繁琐,有利于聚焦工作重点,确保目标实现。
三是方式定位。方式即样态,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发展方式关联着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结构,如数量上的增加、结构上的变化、质量上的改善等,还包括产业构成、资源利用、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发展方式是粗放型的还是集约型的,是要素投入型的还是内涵提升型的,是竭泽而渔型的还是循环持续型的,关系可谓重大。我们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方式定位,是发展方式上的根本转变,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对于实现科学发展、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四是路径定位。路径即行走路线,呈现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体措施。发展路径解决的是怎么干、如何做、采取何种有效措施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这就涉及到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等,涉及到速度、增量、质量、效益的综合平衡问题,涉及到应对不确定因素、拓展市场空间、资源安全供给、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只要路径定位正确科学了,发展的目标与战略就能落到实处。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