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

六、强化双核驱动,促进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快构建沿海沿江沿边三区统筹新格局,实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协调发展。

(26)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升级版。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打造北部湾现代化港口群,明显提升北部湾连接西南中南、直通东盟的陆海运输能力。加快发展临港产业集群,布局完善石化、钢铁、汽车、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海洋渔业、海洋服务业等产业,加强海洋科学研究,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深化海洋国际合作,打造海洋经济强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打造北部湾国家级沿海城市群。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海洋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探索对外开放合作新模式,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新高地。

(27)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推进西江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优化畅通西江航道,强化铁水、公水等多式联运,创新西江船闸建设营运机制,全面提升西江黄金水道通行和港口吞吐能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发挥柳州龙头城市带动作用,强化沿江重点城市产业分工合作,建设桂东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发展汽车、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材等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沿江产业带。发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先行示范作用,支持桂东地区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间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的沿江城镇体系。规划建设西江水系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强化西江流域生态环境联保联防联控。

(28)加快振兴左右江革命老区。深入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积极发展生态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建成山清水秀、安居乐业的幸福老区。完善交通主干网,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大幅提升老区通达率。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有色金属、农林产品加工、养生健康、旅游休闲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成百色生态铝产业示范基地、河池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基地、崇左糖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构建以生态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崇左、百色沿边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加工贸易和口岸经济,促进跨境经济合作。

(29)扩大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影响力。发挥桂林品牌优势,打造大旅游圈,增强对全区旅游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桂林联通国内外的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建成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发展新型旅游业态,拓展旅游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以旅游业和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区域合作,打造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平台。加强漓江和桂林山水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30)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实施沿边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大力推进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口岸、边境城镇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建设。扶持边境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深化与周边地区产业和市场合作,建设能源矿产、农林产品进口加工基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加工贸易向边境口岸城镇转移,加快边民互市贸易发展。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水平,树立国界新形象。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宽裕、设施配套、边防巩固的新边疆。

(31)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北部湾城市群和桂中、桂北、桂东南城镇群,积极发展南崇城镇带、右江河谷城镇带、沿边城镇带。培育发展南宁、柳州、桂林都市圈。实施大县城战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新理念新技术引领新型城镇建设,打造集约城镇、绿色城镇、智慧城镇、人文城镇和特色城镇。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城市新区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统筹推进土地、住房、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