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推动互利共赢的国际发展合作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我们将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在扩大开放中同世界各国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今日之世界已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实现各国在发展机遇上的共创共享,促进中国与世界在发展机遇相互转化中实现合作共赢,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弘扬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奉行以人为本、造福于民的宗旨,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积极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共建开放多元共赢的金融合作平台,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是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为此,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进行积极探索。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制度改革力度,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上迈出新步伐。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质量,在更大范围推广复制;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清理取消束缚对外投资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加快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等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
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双向投资布局,是形成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应贯彻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的思路,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加快内陆沿边地区开放步伐,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完善对外贸易布局,应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动外贸由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着力建设贸易强国。完善双向投资布局,应在大力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积极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同时,注重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
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近年来,中国努力推动互利共赢的国际发展合作,成为推动构建平等公正、合作共赢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中坚力量。今后,中国将继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积极承担与自身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促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
开放的中国造福世界。中国努力在扩大开放中同世界各国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使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紧相连、息息相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