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护航

反腐败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护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吹响了“十三五”经济发展规划进军号角,深得民心,催人奋进。与此同时,反腐败为经济发展护航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是负相关,而是正相关;不是相互对立,而是辩证统一。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都有。从本质上说,腐败现象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它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特定的上层建筑相结合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区别于历史上任何剥削制度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为从根本上消除腐败创造了条件。但是,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法制亦还不够完善,加之历史上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等的侵扰,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阻碍。因此,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当前,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化,反腐败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对净化社会治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然而,在惩治腐败为改革和经济发展扫清路障的同时,“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等杂音谬论也时有发生,尤其在经济增速放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期,这种错误论调更甚嚣尘上、混淆视听。只有旗帜鲜明地驳斥这些谬论,才能为反腐败和深化改革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担当,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严肃查处腐败分子,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坚定决心反对腐败,从严从实管党治党、驰而不息整治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净化了党风政风、凝聚了党心民心。在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识始终是清醒的、明确的。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反腐败与推动经济发展是相统一的,经济发展需要反腐败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市场环境,决不能让腐败成为阻碍我们发展进程的“拦路虎”。事实上,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健康的发展态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速的换挡,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使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虽然低于前几年的增长水平,但其相对应的不变价增量规模,已经远远大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水平,大于前几年7%以上的增长规模。而从另一角度看,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后主动调控的结果。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主动调整,本质上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将更加重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消费拉动,更加注重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使中国经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