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的软实力支撑

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的软实力支撑

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的关键支撑,无非是两个方面——硬实力支撑和软实力支撑。讲硬实力,中国的支撑力是明摆着的。

1978-2008年,中国的GDP一直保持年均9.8%的增速,在世界增长最快的20个国家和地区中居于遥遥领先的首位。至2014年,中国GDP总量已近英国的4倍,德国的3倍和日本的2倍多。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速度放缓,但仍然保持在合理的增长区间。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虽有所放缓,增速仍居世界前列。从总量上说,中国在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基数上增长7%,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的规模。当前,各国经济都面临着困难,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定下行压力,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中国经济有巨大的潜能、回旋余地、内在韧性,增长动力源很多,发展后劲很足,完全有条件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通过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金融市场稳定,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水平,中国经济必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保持强劲发展动力。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大手笔,是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最关键的支撑

讲软实力支撑,人家是否服气?这就很需要一番考究,论一番道理了。

作为全球性大国关键支撑的软实力,用中国古语说,其出发点应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习近平主席今年9月在联合国的话讲,“中国将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共同发展道路,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我们要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不能一个国家发展、其他国家不发展,一部分国家发展、另一部分国家不发展。各国能力和水平有差异,在同一目标下,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给予各国平等参与规则制定的权利。”“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处处体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概而言之,就是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演讲的主题:“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只有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欲人之所欲,才有共同关切、共同语言,才能够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人类之所想、所急、所欲的好题目、大文章。“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无疑是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最关键的支撑,也是世界欢迎一个崛起的大国最重要的理由。这呼吁,来自于中国审时度势观天下的深思熟虑,一心一意、诚心实意谋求和平发展的战略诉求。这是中国的大手笔,有世界的大道理,靠实在的大举措。中国不仅率先提出,而且率先动作,言必信,行必果。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的大手笔。争取稳定繁荣的周边、保障能源资源的供求和国际交往网络的畅通,特别是“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都是为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延续中国的战略机遇期。“独行快,众行远”,中国的发展,既促进周边乃至世界的发展,反过来又给国际和平提供助力。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世界的大道理。自1800年以来,全球人口从10亿增长至目前的72亿,但进入发达工业化水平和享受富裕生活的人口占比始终维持在1/6左右。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困境?今天,站在战后70年的时代节点上,人类不能不深刻反思。如果说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共识;那么,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旧格局旧秩序而实现可均衡发展,应成为公理。穷则思变,不平则鸣。以强凌弱、以富吃贫、以大欺小、以霸唯尊,富则主导一切、通吃通占,贫无立锥之地、只能等死,这样的世界旧格局旧秩序,还撑得下去吗?中国作为大国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以“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为原则,秉持正确义利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国际格局新秩序。此乃公理所至,大势所趋。世界潮流,顺之则昌。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靠实在的大举措。习近平概括了四条: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四个关键词:平等、合作、安全、包容,这是“命运共同体”的四个支点。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有大动作。“三个不动摇”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坚持和平发展,决心不会动摇;坚持共同发展,理念不会动摇;坚持亚太合作发展,政策不会动摇。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目的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而不是要谋求政治势力范围。“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中国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参与到合作中来。积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目标,是要推动形成自由开放、方便快捷、充满活力的亚太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