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注入活力
金融改革是我国政策议程上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将是供给方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8日,金融改革会议在北京召开,资本账户开放、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改革、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改革和监管体系改革要为稳增长保驾护航,金融改革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国家整体战略的实现。
虽然我国正致力于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但进度将取决于市场条件。2016年可能推出的资本账户开放措施包括:在自贸区实行限额内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出“深港通”;允许非居民在国内市场发行更多金融产品,债券等。央行会在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放宽外汇市场准入、发展新的对冲工具并将远期曲线延长至更长期限。央行势将采取措施消除人民币在岸和离岸间汇差,减少跨境套利活动,以便于SDR机制运作,保证人民币汇率不会大幅贬值并呈更多双向波动。
在资本市场方面,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的分割仍是债券市场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同时,中国将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推出作好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件时可能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以发挥其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减少散户驱动的氛围。在利率市场化和货币政策改革方面,将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并采取具体措施,构建一个有效引导银行间市场利率和借贷便利的利率调整机制,以形成有效的利率上限;法定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也可能发生调整,以形成有效的利率下限。
监管体系改革。加强监管协调以及监管的适度集中是必要的。我国或将逐步打破“刚性兑付”,以实现风险的准确定价。金融改革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但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不确定性。必须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才能为改革保驾护航,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金融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为“十三五”计划和“两个百年”目标实施,明确的发展方向定了调子,必将为稳增长和经济转型提供全面保障。
(国防大学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