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如何推进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原题: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我国自1994年全面接入互联网20多年来,互联网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在此期间,我们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思路,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网络经济,推进信息惠民。目前,中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也融入到人民生活,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互联网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极大显现。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下的网络世界,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严重,利用互联网大量传播淫秽信息、非法牟利、以及从事网络诈骗、盗窃、赌博和销售违禁品等犯罪活动,尤其是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活动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公众深受网络犯罪之害。他们的隐私被侵犯,商业秘密被窃取,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时常可能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很多青少年,正是在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下,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此外,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等也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多年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的成就。当务之急,就是在总结多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的“让互联网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国家依法构建良好的网络秩序,有效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那么,如何推进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加快互联网领域的立法工作

立法通常是指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反映国家和人民意志的行为规范的活动。法律具有规范性、公开性、长期稳定性、权利义务一致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等特征,强化网络安全首先要加快相关的立法工作。当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国家安全法》基础上,迫切需要加快“网络安全法”的制定工作。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利用网络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我国还应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仅仅把个人信息保护在《网络安全法》中作出规定是不够的,也是不完整的。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上,《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网络安全法》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不论《网络安全法》规定个人信息保护的篇幅有多大,单独制订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法》仍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且具备较大的可行性。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抓紧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电信条例》等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