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补贴何时能从愿景走向现实

雾霾补贴何时能从愿景走向现实

面对多地的空气污染预警启动,民众反映如何?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7%的受访者关注雾霾天气情况,68.9%的受访者建议给中小学、幼儿园室内安装空气净化设备,64.7%的受访者建议在雾霾天对一些特殊工种给予补贴。(12月24日《城市早八点》)

雾霾来势汹汹,但要想在短时间内对其有效治理,却并非易事。据清化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中,京津冀地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时间可能要等到2030年。这也就是说,在当下的发展语境下,对雾霾的治理,其实更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而在这个时间段内,相关职能部门除了要研究并执行相关的治理措施外,更需要做的,或许就如民众呼吁的那样,给学校等公共场所安装空气净化器,给雾霾天在外工作的特殊工种发放必要的雾霾补贴。

这并非是政府转移治霾责任的体现,相反,它却是雾霾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理的无奈现实中,政府部门从关注民众健康的人本主义高度,给特殊群体必要的人文关怀。从本质上讲,它其实也是治霾行动的一部分,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或许有人会质疑,雾霾治理真的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吗?答案是肯定的。从国外治理的经验看,曾有“雾都”之称的伦敦为了摘掉这顶帽子大约用了30年,而美国洛杉矶为了让空气达到洁净标准,除了在颁布一系列法规外,也用了差不多60年的时间,就是邻国日本,也花了差不多三十年。这些数据再次说明,对雾霾的长效治理,很多时候也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同样,我国雾霾的出现,其实也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它恶化到今天这个地步,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在整个经济发展牵一发都可能要动全身的现实下,要想让雾霾尽快散去,就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了。

那么,在雾霾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去减少雾霾给人体带来的伤害,这就势必成了当下最该被关注的话题。安装空气净化器也好、发放补贴也罢,它们虽然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雾霾给人体带来的伤害,但它至少从另外的角度提供了一个缓解问题的办法,而在跨度时间长、涉及面广的雾霾治理过程中,它也不失为相关部门实施治霾治理的一个次优选择。

当然,给户外劳动者发放雾霾补贴、给中小学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并不代表雾霾治理就因此而一劳永逸,也并不意味着它们二者之间就呈现了绝对的对立。事实上,这些措施只是雾霾治理的一个极小辅助部分,它背后应该体现出来的制度善意,理应在积极有力的雾霾行动中得以彰显。一定程度上讲,政府部门在雾霾的源头治理上能够表现出多大的诚意,那么,这些辅助措施的善意就可以多大程度的得到激发。因为最好的雾霾补贴,不是以物质为代偿的表现形式,而是相关部门从根本上减轻雾霾灾害的切实之举。这大概也是当下我们为什么要积极推动雾霾补贴从愿想走向现实的最大原因吧。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