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马克思那样终生博览群书勤奋写作(2)

像马克思那样终生博览群书勤奋写作(2)

----读马克思《给父亲的信》

摘要:马克思对读书的酷好、全面、精深,很少能有人与之比肩。他阅读广泛,涵盖各种门类并能阅读多种文字。《资本论》写作40年,在此期间,他研究了1500多本书,以前的和当时的一切经济著作,以及与经济学有关的其他科学知识,包括多个国家的历史、实用工艺学、统计学、技术理论、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甚至文艺学、戏剧理论等。

马克思对读书的酷好、全面、精深,很少能有人与之比肩。他阅读广泛,涵盖各种门类并能阅读多种文字。《资本论》写作40年,在此期间,他研究了1500多本书,以前的和当时的一切经济著作,以及与经济学有关的其他科学知识,包括多个国家的历史、实用工艺学、统计学、技术理论、高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甚至文艺学、戏剧理论等。为掌握俄国官方公布的调查报告,他50岁时自修俄文,成为西欧唯一了解这些文件内容的经济专家。为写作20多页的关于英国劳工法的文章,他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研究了载有调查材料的所有蓝皮书。马克思还喜好阅读文学作品,他经常阅读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与塞万提斯的作品。他把欣赏文学作品当作精神上的休息,爱读长篇小说,特别喜欢读惊险小说和幽默小说,非常喜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认为它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他每年都要把埃斯库罗斯的原著读一遍,始终是希腊作家的忠实读者,而他恨不得把当时那些教唆工人去反对古典文化的卑鄙小人挥鞭赶出学术殿堂。他虽然记忆力惊人,对读过的书能记得异常深刻准确,但他读书时总要作笔记。他通常将一叠白纸一折为二,然后居中缝上一道线,在原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旁边留出的空白处有用铅笔、钢笔作的粗细实线、虚线,“X”、“+”等各种记号。然后放到特定的地方,需要时不用翻找,随手就能抽出来,他说自己使用这些资料,就像大脑指挥四肢一样得心应手。

马克思不仅博览群书广泛吸收人类一切有用的知识,而且更为可贵的是他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对研究的一切问题形成自己的意见并写作和发表出来。他上面说到写了一个近24个印张的《对话》,何谓印张?印张是印刷用纸的计量单位,印张 = 页码/开本,如果是16开的书,24印张就是384/16=24,如果32开,那就有768页。一个大学生就一个问题写了这么大一本书,令人十分惊奇。马克思获取博士学位以后,本想教授哲学的愿望没有实现而做了《莱茵报》的记者,刚一开始,他就为报社所重视,因为他的文章内容深刻,篇幅巨大,风格犀利,文笔优美,如《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等,在社会上反响很大而很快出名。“啃书本”和写作是他最钟爱的事情,读书与写作相得益彰互为因果,他给我们留下了几千万字的著作和手稿,像《资本论》等鸿篇巨制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高峰。博览群书终身学习已属不易,而勤于写作笔耕不辍则更难更高,对此我们要多说几句。

人们读书时会有自己的理解、感受和看法,有时心潮澎湃非常激动,喜怒哀乐爱憎臧否都有,这是思想,人的内心活动别人无法看到,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说出来就能使别人知道从而交流,但语言毕竟是言者和听者直接面对而且转瞬即逝,语言变成文字则使思想摆脱了时空的限制,能使别人和后人知晓从而流传久远甚至永恒,人类文明史从有文字开始,文字的出现又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有《论语》我们才知道孔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孔子的父母和同时代人一定也有很多想法和做法,但后人无从知晓了。所以中国自古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内的人们都很崇尚著书立说青史留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现在不少党政商企界的成功者悟透社会人生,绚烂归于平凡,老来坐书房捧书本,甚至想著书立说,以提高自己启迪他人。这都是很好的现象。然而把思想变成语言特别是变成文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人在读书时往往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似乎有无数话要说,动笔之前豪情干云,等到写成自己不满意要打一半折扣。因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思想和语言可以跳跃,而落笔成文则要扎扎实实。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上下如何接续,词句如何出彩,都来不得半点敷衍马虎。写作的过程,是再学习再深入再提高的过程,写作时原来思考的问题会深化或改变,积累的知识会四面八方汇聚拢来,欠缺哪些知识也知去寻找补充,写作是艰苦但苦中有乐,苦尽甜来,其中甘苦自知,外人不足道也。马克思曾引用塔西佗的话说:“当你能够感觉你愿意感觉的东西,能够说出你所感觉的东西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31/1)能动笔写出好的作品的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稀缺的,小到一个单位,大到国家和民族莫不如此,对“笔杆子”的需求都是大量的普遍的无限的永恒的,永远不会嫌多。那么怎样提高写作能力?概括地说就是多读多想多写,尤其是要多写,要勤动笔多动笔,同世界上一切事情一样,写作也没有什么神秘,没有生而知之不学自会的天才,也是一个“多学自知多做自会”的实践过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也为我们的经历和经验所证明。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