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众所周知,我国社保制度起步时间不长,各险种的相关年度收缴、支付率与结余率并不高。这就意味着,单就我国相关社保的持续有力保障来说,根本上并没有降低费率进而让企业等少缴费的内在动力支撑。现在鉴于当前经济形势,为企业降低社保缴费种类和费率是无奈之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以牺牲国人未来的社保保障力度为代价。也就是说,在研究减并社保种类和费率,为企业等减负解困的同时,也要以其他方式充盈或填补因社保种类减并而减少或降低的各类社保池内资金。
深入研究不难发现,我国各险种的相关年度收缴、支付率与总体结余率等并不高,社保制度起步时间不长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其保值增值路径匮乏。这就需要想方设法提升养老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而用公共财政尤其是以国有资产划拨和国有企业分红支持社保,减少“三公”等非必要政府开支部分补贴社保基金,弥补未来社保种类减并而减少的资金收缴量,也是亟须被考量的选项。
还应看到,企业社保缴费负担重,其实也与企业盈利能力有关。而这也需要将降低其社保缴费负担置于“整体减负”的大盘子中,既要大幅减轻企业税费、降低针对融资利息成本等,也要积极探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时段、不同对象等的相关社保缴费减免税措施或办法。而这些应对举措,不仅是国家上层的责任,也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
说起来,像国资划转社保之类的呼吁早已有之,但迄今进展缓慢。如今中央层面已明确要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这其实也是种敦促:政府在给企业切实减负,推动其增强盈余能力的同时,也要在“开源”上下工夫,尽早落实国资划转,既减轻企业重荷也避免养老金缺口等。这样,给企业减负也能在“五险”变“四险”外,有更多的选项和腾挪空间。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