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2)

“十三五”: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新内涵(2)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张立群

不断改善的要素供给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当前,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供给条件依然较好。”张立群说。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保障比较充足。比如,现在劳动年龄人口超过10亿人,而全社会就业人口是7.73亿人,非农就业人口是5.45亿人,城镇就业3.9亿人,都远低于劳动年龄人口规模,表明劳动力供给保障是充足的。只要不断改善城市生活和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包容开放的水平,劳动力资源就会被更充分地使用起来。此外与教育水平提高相联系的人才红利潜力巨大。

从资金方面看,国民总储蓄率保持在48%以上,目前人民币存款规模达到136万亿元左右,支持生产建设的资金供给潜力非常大。

从技术方面看,随着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各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条件趋向改善;此外我国原始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

“综合这些情况可以看到,‘十三五’期间,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要素供给条件都没有发生转折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较快推进的历史进程没有改变。”张立群说。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