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明创建有了新拓展
1、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力倡导。制定出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把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三个倡导”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制作平面专题广告20余幅、制作悬挂核心价值观内容宣传牌100多面、印制核心价值观主题年画1.7万张。面向全社会征集,提炼出“崇德、厚朴、谦和、自强”8个字“柞水人精神”概括用语。县文明委设立“柞水县道德总堂”,各文明单位、部门设立“道德讲堂分堂”16个,开展“道德讲堂”活动20多期(次)。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乾佑镇迎春社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被推荐为全省试点社区。
2、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广泛开展“文明市民”、“十佳城市美容师”、“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使全县干部群众学有榜样,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和善的良好氛围。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行动,节约光荣、光盘行动进宾馆餐厅,对全县120多名公交车、长途客车、出租车司乘人员进行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培训,开展客运行业文明服务“星级”评选表彰活动,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文明素养,树立窗口行业良好形象。筛选推荐各类道德模范17名,推荐“柞水好人”10名,杏坪镇双喜村敬老院院长高华崇、下梁镇西川村村民xxxx、xxxx镇凤镇街社区主任姚发宏荣登“陕西好人榜”,xxxx中学曹妍、小岭九年制学校祝蓉被评为陕西最美少年。
3、公益广告宣传氛围浓厚。“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做到“六进”:进社区、进建筑工地、进酒店客房、进餐饮单位、进公交车出租车、进服务窗口,在城区人流密集场所共制作各类公益广告1100多条(幅),在迎春广场、秦岭终南山隧道出口等重点区域制作大型公益广告牌16块,大面积公益广告使市民接受到道德渲染和熏陶。
4、精神文明创建蓬勃开展。深入开展“五大创建”活动,按照“十个一”标准和“六个好”要求,对今年新申报的37个单位定期检查,动态管理制度保证创建质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三个一” 创建为抓手,在打造文明“子细胞”工作上下功夫,结合陕南移民搬迁、新农村建设、秦岭美丽乡村、休闲农业示范县等创建,拓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基础。今年经验收推荐省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11个,拟表彰县级文明单位24个。
5、全国文明县城巩固成效显著。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县城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和《提升市民素质扮靓文明县城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成立全国文明县城迎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复验工作方案,突出八大环境治理,抓好公益广告、志愿服务、道德讲堂、模范评选表彰、我们的节日等育德活动,城市文明程度得到提升。加大督查问责力度,针对省文明办暗访提出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治理了野广告、河道采沙等乱点,全国文明县城顺利通过复验。
6、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得到拓展。坚持以未成年人为对象,以学校为主阵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营造育人好环境。文明委成员单位履职践诺,共为未成年人办实事60多件。举办第21届青少年受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和第10届少儿书信文化活动,在商洛市第十三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演讲比赛中3人获奖,柞水县教育局被推荐为全省未成年人工作先进集体。
7、志愿服务活动步入常态化。成立柞水县志愿服务总站和迎春、仁和社区志愿者工作分站,13个镇相继建立志愿者服务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目前全县已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36支,正式注册13支服务人数达到2300人,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奠定坚实基础。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活动常态化,得到省市文明办的充分肯定,柞水县被推荐为全省志愿服务先进县。
四、基层文化建设凸显新成效
1、文化惠民活动异彩纷呈。一是春节期间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春联1000余幅,送全家福30余家。举办“骏马迎春”广场文艺演出,组织镇村开展文化活动83场次,全县有近1.6万名群众参与春节文化活动。二是举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推送活动、“我们的中国梦”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惠民送图书活动,举办“乡村大舞台”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3场次。三是举办“筑梦追梦圆梦·送戏送法百村行”文化宣演活动,深入镇村文化大院演出100余场次。四是举办“中国梦·渔鼓情”创演大赛,收集原创作品140余篇(条),精选62篇作品结集成册,35个节目获奖,在全县城乡掀起编渔鼓、唱渔鼓、演渔鼓热潮。
2、文化阵地建设卓有成效。打造《牛背梁》纯文艺精品期刊,编辑出版杂志4期,《牛背梁》被推荐为全市唯一优秀文学期刊。评选表彰第六届“柞水文学艺术奖”,举办县政协成立三十周年书画摄影展、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书画摄影展2次,1.2万余人参观展览。
3、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举办并秦楚古道采风征文活动,邀请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莫伸、商子秦、王仲生、黎荔等名家在西安为柞水作协会员张翼成功举办“诗与思”诗歌写作研讨会,推介柞水文学作品和文学人才。启动电视散文的脚本编创、拍摄工作,开办“柞水人”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并拍摄《一本语文书》、《深山杜鹃艳》微电影2个。“柞水十三花”、“洋芋糍粑”等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面完成,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