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得失论”

党员“得失论”

有人说,凡得之物,不知珍重,失去之时,才知贵重;也有人说,凡物有得有失,有失有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还有人说,要学会得到,也需要学会失去。有健康,不珍惜,失之为珍;有爱情,不珍惜,失之为珍;有自由,不珍惜,失之为珍。有的人得到许多,最终也失去了许多。像胡长清、王宝森等一些贪官,虽然一时得到了权力和美色,但却永远失去了做人的尊严,遗臭万年。

相反,有的人失去了许多,却又得到了许多。纵观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登上科学顶峰的雄才,无一不是经历了坎坷不平的道路。科学史上有杰出贡献者,大都出身贫寒,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完成伟大的创举。鲁班的父亲是木匠;被恩格斯誉为“近代化学之父”的道尔顿出身于纺织工人家庭,只念过几年书;化学家门捷列夫出身于一个被沙皇流放的教员家庭;美国的赖特兄弟在试制飞机时,就靠修理自行车来筹集资金……贫困是一种困难,但科学家却认为“贫困”孕育着“奋斗”。这些科学家失去的是安逸舒适的生活,得到的却是科学上的创造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

我们党的无数优秀儿女,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却换来了人民当家作主,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换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的生命之光与日月同辉,光华无限。但是现在的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可是我们的部分党员干部却背离我党的宗旨,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忘记前辈们开创伟业之艰辛,忘记烈士们为我党事业付出的生命与热血。

得失贵在一念之间,不要在我们得了天下的同时,失去我党的本性: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正直无私···

个别党员干部不要因为一时的蝇头小利,而丧失党员干部的精神:爱党、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终得不偿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