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这是继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后提出的新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指导着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经济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动因和运动过程,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运动客观规律的同时,阐明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科学的经济范畴、基本原理,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是一门科学的经济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其鲜明的阶级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坚持从客观的经济事实出发,灵活运用研究与叙述、具体—抽象—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分析方法,透过复杂纷繁的经济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其中包括人类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自然历史过程”,并考察了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逐步走向衰亡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一再为实践所检验。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以来,它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所作出的分析和依据这一运动规律所作出的预测,都被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所证实。如关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分析、关于竞争机制导致资本的过度集中的分析、关于经济危机的分析等等,都一再为当时和此后的现实所证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经济的设想等也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和指导。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把其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是研究和揭示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的科学,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中,初步形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地位的同时,不断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观点,如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提出了统筹兼顾、注意综合平衡,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等重要观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如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
我们党在不同时期伟大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