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开发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2)

农业开发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计划(2)

二、“十三五”工作计划

“十三五”时期,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区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大类项目,各类开发规划计划总投资36927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9020万元。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①老项目区改造项目2.5万亩。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5万亩。2、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8万亩。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0.23万亩。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①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10个;②产业化经营贴息项目8个。

三、2015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1、竣工项目1个。项目为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豆粨项目”。 投资方为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6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80万元,项目于**年8月份履行了合同签约,2015年1月份开工建设,5月份竣工,共购置设备53台套。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6万吨豆粨的能力。项目已于6月份正式投产,并于9月18日接受市级重点项目考核验收。

2、签约项目1个。**市百顺农业园项目,投资人徐兆友,为浙江台州客商,项目总投资额1.2亿元。项目已于7月份签约。主要实施种养结合的循环生态项目,计划在吴城镇城南村流转土地1000亩,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猪场占地200亩,其中猪舍占地10万平方米;2.牛蛙养殖200亩,其中大棚养殖占地8万平方米;3.特色林果种植620亩,其中温室棚占地18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土地流转已到位,计划于10月份开工建设。

(二)圆满完成**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年度我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8376.11万元,其中财政投资7012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05万亩,扶持产业化项目4个。财政资金位于全市第一。其中,第一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治理土地2.4万亩,财政投入3120万元,项目涉及五里、南陈集、丁集、刘老庄等4个乡镇;第二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治理土地1万亩,财政投入1300万元,项目涉及王兴、吴城等2个乡镇。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治理土地1.4万亩,财政投入1760万元,项目涉及码头、南陈集、吴城等3个乡镇。六大片区帮扶项目治理土地面积0.25万亩,财政投入330万元。项目涉及徐溜、古寨等2个乡镇。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4个(补助项目3个,贴息项目1个),财政扶持502万元,补助项目分别为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申报的“1万吨散粕库及配套装车发放车间新建项目”,

财政投资240万元;**吴城冬枣专业合作社申报的“120亩优质冬枣种植基地新建项目”,财政投资100万元;**区兴泉养猪专业合作社申报的“年出栏7000头生猪养殖基地新建项目”,财政投资100万元。贴息项目为江苏润通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的“**市**区20万头苏淮猪加工新建贴息项目”,财政贴息62万元。

项目已于六月份全部竣工。通过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了项目区节水灌溉和抗灾减灾的能力,提高了项目区农民学用科技能力和水平,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实现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工作亮点:

2015年以来,我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质量与项目区形象均好于往年。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年度省级开发先进县”、“**年度全市目标考核一等奖”、“**年度全市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作一等奖”、“**年度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一等奖”、“**年度全区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年度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年度全区农业招商先进单位”等荣誉,综合工作全市领先。

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项目选项、规模开发。围绕我区农业综合开发中长期规划,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要求,坚持以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重点突出黄河故道区域和“刘老庄片区”,坚持规模集中连片开发,大力建设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二是注重规划设计、科学布局。我局充分征求乡镇、村组意见,做好做实规划工作,在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年度计划编制3个阶段,组织乡镇村组、相关科室、设计单位等对规划过堂,采取农业、水利、科技综合措施,突出泵站、灌溉渠道、生产路等排灌设施的总体布局,保证科学设计与农业生产的需要相匹配,实现灌得上、排得出、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

三是注重质量管理,严守制度。所有招标工程委托代理公司实施,及时发布招标信息,招标活动全部在区招投标管理服务中心进行。严格执行计划,及时批转计划,所有项目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成。建设中,严格按权限批准变更或报批。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今年以来,我局以“百日攻坚”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强对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督查和考核管理。对施工单位实施项目经理押证制度和百分制量化考核,对诚信缺失的施工单位,处以罚款并打入“黑名单”,三年内不准进入开发工程招标市场。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区级报账制。结合涉农资金专项整治,严格管理资金报账手续。监理单位、项目区乡镇、开发、财政齐头把关,按进度报账拔款。工程有缺陷整改不到位的,不报账。对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科学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截至目前已完成报账100%,拨款90%。 严格执行工程管护制度。我区开发工程一经竣工验收,立即交付所在地镇、村两级,办理交付手续,力争工程一建就管,发挥长效。

(三)组织实施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2015度,我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共三类,分别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项目计划财政投资6350万元。1、组织2015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目招标暨建设启动工作。我区2015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总投资4595.5.0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4550万元,分别为渔沟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5万亩、凌桥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5万亩、王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5万亩、南陈集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万亩、徐溜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万亩。上述项目经过公开招标,已于9月15日召开全区2015年度项目建设启动会议。 2、开展2015年度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投标工作。2015年度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年度计划已批复,计划治理土地1.1万亩,财政投资1100万元,涉及凌桥乡0.6万亩、袁集乡0.5万亩。8月份,我局启动项目招投标代理工作,现已各中标单位已签订施工合同,10月份启动建设。3、做好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工作。2015年度,我区计划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其中补助项目2个,贴息项目1个,财政投入700万元。目前,3个产业化经营项目实施工作正稳步推进,两个补助项目计划已下达,贴息项目正在省级公示阶段。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推进工作,确保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四)突出做好项目编报及资金争取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黄河故道开发”和“刘老庄片区开发”两个建设重点,把握项目资金争取关键时机,认真开展向上争取工作。一方面,进一步做好各类项目规划、选项、编制工作,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另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各方面资源因素努力向上多争取项目资金。通过整合资源要素,精心规划选项,科学编制项目,截止三季度末,已争取上级到位财政资金6000余万元,项目涉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等。下一步,我局将严格按上级要求组织实施,积极探索建设与管理新思路,力争招标早,实施快,建设好。

(五)有序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作

2015年,我局认真牵头做好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15年度,我区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农业开发、水利、交通、小城镇建设、土地整治、扶贫开发等七大类28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38462.34万元,其中争取资金23092.34万元。目前,已完成实际投资24654.99万元,已争取省以上资金15008万元;已竣工项目8个,在建项目13个,即将开工项目6个,待批复项目1个。

(六)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以高标准农田为建设重点,精心谋划全区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目前,我局在区政府关心支持下,已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在发改、国土、农委、水利等部门的配合下,对2005年以来农业建设项目进行摸底,对全区耕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十三五”农业综合开发规划,重点围绕三类开发项目实施布局与规划编制:

一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我区《201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四沿”规划》,突出做好三树、渔沟、丁集、王兴、徐溜、赵集镇等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老张集、古寨、刘老庄、五里、棉花等乡镇2005年(含)前的老项目区升级改造工作,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统筹兼顾黄河故道开发和刘老庄片区帮扶开发工作。二是加强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围绕我区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优质粮油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等主要载体的建设力度,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积极扶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社会化服务。三是加强省级黄河故道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我区黄河故道区域有吴城、凌桥、码头、南陈集、袁集、王营、新渡等7个乡镇。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大力发展黄河故道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七)做好农业资源区划测量上报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我局组织人员定期对监测点土壤墒情和在田植物长势进行及时监测、分析、评价上报,为国家农业部门提供了准确数据和图片参考。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两个责任”落实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按照“资金使用好、项目建设好、队伍打造好”的总体要求,强化制度建设,创建精品工程,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发展环境。全局形成了勤廉务实一本经,团结协作一条心的良好工作局面。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