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方法(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方法(2)

二、要以尊重话语形成规则的方式建构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的形成自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但也需要不断深入社会实际的精神与务实的工作作风。鲜活的话语往往形成于社会生活之中,若仅立足于理论象牙之塔是建构不了科学话语体系的。即使建构成功了,也不可能有巨大影响力与号召力。历史唯物主义自然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它毕竟不能代替具体话语的建构,更不能充当具体话语的核心内涵。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宏观理论,它能比较对应地指导包括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中宏话语特别是微观话语它们涉及的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甚至比较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答不可能从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寻找到直接答案。对此,要研究一种话语首先就必须全面了解跟此相关的陈述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通过对它们的聚合,再对此进行理论化;能达到科学高度的,还需要对它进行科学化。微观话语分析是中观话语甚至是宏观话语形成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有效利用并合理布局微观话语的中观与宏观话语,才是有效率与生命力的话语。当前,我国中观话语建构也十分重要。科学中观话语建构只有在正确处理它与宏观、微观话语关系后,才可能真正做到。中观话语建构必须以宏观话语为指导,微观话语为依托,才能做深、做实。在所有话语建构中,社会关系理解、学理程度探究与策略的形成至关重要。只有把所有话语理解为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话语并从具体社会关系中理解不同陈述的形成,才能真正理解话语形成的原因与建构话语的方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