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化解过剩产能“组合拳”(2)

打好化解过剩产能“组合拳”(2)

加快产能对外输出和海外转移,释放过剩产能

国际经验表明,拓展海外市场、产能向海外转移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手段。比如,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确立了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以此来解决其日益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欧盟各国也十分重视海外工厂建设,以汽车制造为例,欧洲汽车制造商持续增加在新兴国家的投入,纷纷建立汽车生产基地,使各汽车制造商有效化解了产能过剩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省应进一步依托我国与东盟、南美、南非等区域和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间双边机制,充分利用国家间多边合作机制,抢抓“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成立带来的产能国际转移及对外输出的有利契机,通过政策引导,在对外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建立海外销售服务基地等方面做足文章。

一是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信贷、外汇、保险、财税、人员出入境政策措施,引导、规范和保护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鼓励投融资系统加大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传统制造业“走出去”。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重化工企业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境外工业园区。推动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吸引省内企业集中入园,降低投资风险。三是加快对发达国家先进装备、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投资并购力度,鼓励国内企业与境外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合作。四是鼓励省内各类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与省内钢铁、装备等生产企业,联合拓展对外承包工程领域,承揽重大基础设施和大型工业、能源、通信、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五是鼓励优势企业充分利用网络营销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构建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建设自有营销渠道,完善贸易促进和终端市场营销功能。

 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整合优化产能

加快提高产业集中度,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对企业来说是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提升,对行业来说是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先决条件。通过优化重组和整合不仅可以对市场布局进行重新调整,让区域市场中技术先进的大企业作为主导企业来有效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还可以迅速有效地去除落后产能,整合过剩产能。从全省的角度看,提高产业集中度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限制,培植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协作体系,为大型龙头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二是鼓励陶瓷、有色、玻璃、炼油、轮胎行业的龙头企业对省内其他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利用市场化手段提升产业集中度,通过公开拍卖、股权转让、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积极盘活土地、厂房、设备等有效资产,安置失业人员。三是鼓励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利用技术、管理、品牌、资金、订单等优势,与集群内其他企业建立联盟、协作配套、共同发展,条件成熟时积极组建紧密型企业集团。四是推进与央企的合资合作,支持央企对我省企业进行并购重组。完善落实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措施,注重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加快完善各类保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在于,通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健全和完善市场制度,矫正导致系统性产能过剩的体制缺陷,从而激发市场在调整过剩产能、协调供需平衡、淘汰落后企业和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高效率性。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化解过剩产能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严格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认真执行国家新修订的钢铁、水泥产业政策和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加强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二是强化环保约束。加强环保准入管理,对污染物排放超标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措施。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并据此建立全省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环保管理动态数据库。三是发挥价格政策调节作用。有序推进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发挥价格在市场资源合理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能耗、电耗、水耗达不到行业标准及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总量排放超标的企业,提高差别电价加价标准,实施惩罚性电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四是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对不能按时完成淘汰压缩落后产能任务、不能认真执行环保排放标准的企业,实行限制性信贷政策。对拟兼并重组和转移境外的过剩产能,要积极探索开展并购贷款和境外贷款业务;对拟转型升级的过剩产能,应合理满足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技术改造等贷款需求;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应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五是建立信息预警制度。发挥省直部门、行业协会在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及时发布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利用、市场供需等信息,建立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全省统一的投资项目信息库,加强动态监测,建立信息预警机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