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资本是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不可忽视的精神资本。在努力打造经济新常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其文化、精神尤其是道德要素,并努力培育道德资本,以实现经济新常态的完美样态。那么,我们该怎么做?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王小锡教授多年来研究道德资本理论,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所著《道德资本研究》(英文版)一书作为江苏省社科规划办经专家评审立项的首批外译著作已由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面向全球出版发行,产生了广泛影响。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王小锡教授,他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和深思的观点。
记者:请问您在何时何背景下提出道德资本概念并开始系统研究和建构道德资本理论的?
王小锡: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然而,社会道德水平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一度出现的“全民经商”现象,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潮流和趋势下,社会道德被忽视,形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对称的情况。
我在提出并以系列成果论证道德资本观以后,引起了学界较为广泛的关注。我力图通过研究成果说明,道德是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重要资产,道德资本是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不可忽视的精神资本,唯有不断加强道德资本培育,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更多利润和效益。因此,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不能忽视道德资本及其独特的作用,离开了道德视角,经济不可能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
记者:道德何以成为资本?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密切关系?
王小锡:事实上,企业能不能赚更多的钱,首先决定于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不只是材质和科技文化含量等,更重要的是在设计、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所渗透进去的人的要求因素和对用户的责任心,即道德内涵。可以说,产品的道德含量决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所以说,企业的道德境界和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利润的多寡。因此,道德也是资本。在努力打造经济新常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其文化、精神尤其是道德要素,并努力培育道德资本,以实现经济新常态的完美样态。
道德不仅能够以自身的价值理性为资本服务,也可以在资本内部以自身的价值理性约束资本本身,以避免资本本性的非理性膨胀和资本逻辑的无度扩张。因此,资本需要讲道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