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共享, 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推进共享, 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主持人:

仇惠栋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扬子晚报时政部首席记者

嘉 宾:

侯学元 省政协委员、省民政厅厅长

提 要

■ 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成果

■ 我们建设的是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不开空头支票,能够可持续

■ 机会公平是共享发展的重要内涵,不仅教育要公平,就业要公平,发展的机会也要公平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的热词是“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五大新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现在有一句话叫做无论你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为何而出发,其实,我们所有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共享,让老百姓共享到更多的民生福祉。我想问一下侯厅长,您觉得这个共享的理念意味着什么?

侯学元:我从事民政工作,所以对共享理念感触最深,最受鼓舞,也最受教育。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共享改革成果,也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民政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上的相对比较困难的群体,如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残疾人,等等。我对共享战略的理解是,除了面上讲的全体人民要共享以外,还有一个角度就是与谁共享的问题,我们的精英群体要与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低保对象、低收入群体共享,让他们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主持人:我省无论在民生改善还是在托底保障的水平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民政工作的角度,我们是怎么样来落实这样一个共享发展的理念呢?

侯学元: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全省“两个率先”的过程中,从来都对弱势群体,包括民政服务对象格外关注,格外重视。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上,省委、省政府就把中央的共享理念结合江苏实际,提升为江苏发展的民生共享战略,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的深刻理解和强有力的落实。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省民政部门这几年在实施共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提高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分类施保,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二是关爱五保老人。省里在连续几年实施关爱工程基础上,又实施了敬老院的三有三能达标活动,对整个敬老院的硬件进行了改造和提升,供养标准逐年提高。三是服务老年人。去年全省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648万人,占了户籍人口的21.36%,我们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尊老金,举办了大量的医养结合型的老年机构,建立了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等等,使他们老有所养,生活得更有质感,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四是提升优抚对象保障水平,我们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年年提高标准,无论是物质保障,还是精神抚慰,优抚对象都能够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此外,针对困难儿童我们建立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把保障对象从原来的两类1.9万人扩展到七类近25万人。这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使广大民政服务对象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我们江苏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受到了江苏发展的温度。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