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个人募捐力量不可小觑(2)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个人募捐力量不可小觑(2)

爱心捐款是美德但不是义

慈善捐款者对弱势人群的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种高尚的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美德。多少年来,不少中华儿女就是靠这种美德挺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远的不表,近几年记忆犹新的南方洪灾、冰灾,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表现出来的行善积德,团结互助,令世界动容。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志愿者的贡献精神,国人身上正在生长和体现出一种新的风貌,一种主动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精神,这正是中国健康发展和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捐款是美德,我们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忘记这种行善积德的美德,应该是所有人应该保持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希望这种美好的氛围一直萦绕在我们身边。先进帮助后进,富有帮助贫穷,才能让社会和谐,共同进步,一同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仅需要期待富人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财富使用智慧的相应提高,同时还要呼唤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提升,改革、推进和完善各种制度建设和国民收入分配。

捐款是美德,不捐不代表不道德,但不捐款不代表道德沦丧。仅仅因为不捐款没能彰显助人的美德,就对不捐款的行为进行舆论谴责,这是将权利与义务混淆,更是滥用道德。

强制捐款,逼捐是严重的违规行为,是对公民道德的严重挑衅,也是对慈善事业神圣性的亵渎。捐款是自愿行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绑架国内外企业,捐与不捐都是企业和个人行为,捐款是一种美德,不捐没有义务。内资、外资企业在中国土地上依据中国法律开办公司,照章纳税,这是一种合法行为。对于捐款并没有法律规定,只有道德的自觉性。

道德与不道德的简单评判,犹如对与错,善与恶,是过于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导致公众认为捐款是道德的,不捐款是不道德的,那就是社会冷漠、企业、某个名人道德沦丧。在“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中间,还有一个地带。那就是不捐与道德无关。

没有捐款的人或企业,无论国内外,不能成为道德沦丧的谴责对象,其他人并无权利谴责。只有先尊重不捐款的权利与自由,然后才有捐款的道德善意。那些挥舞着“道德的大棒”滥用暴力的人,只不过是将道德作为自己私欲的遮羞布罢了。

在我们生活中,有不少强制捐款的例子。不少乡镇企业苦不堪言,闷着不敢声张,一旦乡镇要举办个什么活动,哪里有贫困学生,有重大疾病患者需要救助时,不少乡镇政府就向辖区内的企业下硬指标,强制捐款。有些经营不善,利润不是很好的企业就因为不时都有政府伸手索要,逼捐,导致一些企业最终走向倒闭的悲惨命运。

捐款不是政府行为,不是政治任务,可以搞动员而不能搞“摊派”。不捐不代表没爱心,捐得少不代表爱心少。“强捐”、“被捐”、“逼捐”捐出的不是爱心。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