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方向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着力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目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决定发展的方向,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未来发展的新路径。实现绿色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就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来说,就是要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就“十三五”期间实现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来说,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开放发展是战略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要经验。开放发展着重要解决的是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人类成为命运共同体,中国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我国面临未来发展的挑战仍十分严峻。当今中国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必须着眼于全球视野来解决各种发展难题,为全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因此,“十三五”期间,要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共享发展是归宿
共享着重要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事业是最广大人民的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因此,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实现共享发展,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就当前来说,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就是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共享不仅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就国际范围内促进共享发展而言,就是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促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享和平、共同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必须从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科学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