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万贫困人口能过好春节吗?

7000万贫困人口能过好春节吗?

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井冈山,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沿着湿滑的山路,习近平总书记探访了罗霄山脉深处的贫困村,翻台账、察看村居改造设计图、走村入户、与老乡一起打糍粑,在春节前夕为大山深处带来浓浓暖意。

从“瘠苦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到内蒙古伊尔施镇再到延安梁家河,从同乡亲们手拉着手唠家常到和棚户区群众促膝谈心……每逢新春佳节,到中国最贫困的角落访贫问苦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重要内容。

中国目前仍有超过7000万贫困人口,他们能不能过好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春节期间最关心的问题。记者在春节前夕走访贵州、青海、海南等多地贫困群众,通过对他们生活的记录,一起看看总书记最关心的人春节过得好不好。

曾经的“三无之地”忙着备年货

时间:1月31日

地点:贵州省水城县 黔滇桂石漠化连片贫困区腹地

迎着湿冷的晨风,记者一大早来到贵州省水城县保华镇奢旮村,由于地处黔滇桂石漠化贫困区腹地,这里山高谷深、土地破碎,一路上漫山遍野的大石头灰茫茫连成一片,向人们展示着西南极贫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

刚一进村,就看到村子里炊烟袅袅。一位村民大哥正扛着一挂鞭炮往家走,看见我们也不见外:“你们是外地来的吧?今天我家杀年猪,中午来家里吃杀猪饭吧!”

这位村民叫黄明举,一大早就去集市置办年货了。“你看看,给媳妇儿买的新衣服,给孩子买的饮料,还有一挂鞭炮,过年了好好热闹一下。”

2015年初,记者曾到过这个村子,当时这里被叫做“三无之地”——锅里无肉、包里无钱、村里无路。

“以前一个月能吃上一顿米饭、一顿肉就不错了。”记者上次见到村民祝永飞时,她和六个孩子生活在一栋建了将近50年、歪歪斜斜的木屋里,每天基本都是两顿饭,饭是苞谷饭,菜就是酸豆汤,一个月也看不到一次荤腥。“这一年的变化太大了。”

保华镇镇长李勇说,2015年县里帮助奢旮村改善基础设施,调整种植业结构,村民用土地入股,县农业投资发展公司负责提供刺梨等经济作物的种苗,并为产品销售兜底,村民的生活大为改观。

以前进村满是乱石、“硌”得摩托车上蹿下跳的“跳跳路”如今变成了一条宽4米的水泥路,远远望去,村子里的木房子整修一新,路上安装着崭新的太阳能路灯……

“以前哪舍得杀年猪,全村过年杀一头都不得了。”黄明举说,今年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路修好了、乡亲们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多备点年货,开开心心地过年啦!”

“第一书记”放弃了回家

时间:2月1日 农历“小年”

地点:青海东部连片特困区

“老百姓要是连年都过不好,我这‘第一书记’哪还有脸进村啊?”农历“小年”,记者见到辛彭时,他正骑着自己的小摩托走村串户,了解大家过年时有什么困难。

2015年10月,辛彭从青海省委办公厅到海东市化隆县东拉卡村任“第一书记”,短短几个月已经和村民打成一片。

六盘山片区青海东部连片特困区被本地人称为“浅脑山地区”,东拉卡村是这里有名的贫困村。55岁的村民尕桑措的丈夫去年9月不幸去世,家中的“顶梁柱”倒了,生活来源也断了。时近年关,由于买不起取暖燃料,屋里冷得让人搓手跺脚。

“取暖的燃料这几天我就给送来,过年我再给您送点肉、菜和水果,咱过个好年。”辛彭的关心让尕桑措感动不已,非要拿出家中的酒招待他,辛彭推辞不过,喝了一碗,认真地说:“等我带你们脱了贫,咱们再痛饮一场。”

目前,全国12.8万个贫困村已有40多万名外派的“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带领困难群众找出路、想办法,向贫困发起“最后一战”。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日子,他们中的很多人为了能让贫困群众过个好年,主动放弃了自家的团圆。

“村里15岁以下的孩子有120多人,70岁以上的老人有25位,大年初一我要争取挨家挨户坐一坐,去给他们拜拜年。”青海省国资委的吴宁在海东市循化县相玉村当“第一书记”,他打算利用春节这几天到村里几户残疾、孤寡等特殊贫困人口家里看看,再和村民一起商量、规划每户今后的精准脱贫和兜底保障政策。

“村里有14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每天看到他们起早贪黑地走山路上学,作为一个母亲的我就忍不住心疼。”青海省委办公厅的李丽霞是化隆县洛乎藏村的“第一书记”,她已经连续几年春节没能和家人团圆了。

“我的孩子才10岁,早就学会自己做饭了。”每每说起对自己孩子的亏欠,李丽霞就内疚起来,但对村子里的孩子,她却格外上心。“今年过年,我已经量好每一位孩子的身高,给他们买些新衣服、手套和棉帽。”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