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

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

核心要点:

■ 每个国家,现代化是相似的,却各有各的现代性。中国的现代化貌似“很西方”,实际上却“非常中国”。国与国的不同,关键不在于“硬件”,而在于“软件”,即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一个缺乏价值自信的民族,必将失去“精神自我”,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形象的“权威版本”,是中国道路的“身份密码”,是中国自立于世的“文化名片”,是“解码中国”的基本依据。“三个倡导”24个字,超越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人权”的价值诉求,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扬弃,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已经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价值观的制高点上。

■ 我们的价值观自信来源于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吸收。自信不等于自大。能不能正视自身文化的弱点,敢不敢吸收外来文明的优长,正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有自信的表现。

■ 我们不反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追求,因为它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但是,一方面,自由、民主、人权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每个国家、每个时代的理解都不相同。另一方面,西方推销的自由、民主、人权只是西方的特殊价值,是在西方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事实证明并不适合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物质上要强大,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也要自觉、自信、自强。价值观上的自觉、自信、自强,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标志。

一、每一民族、每一国家都有表征自己精神内核和独特气质的文化符号,即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国家对“自我”身份的体认,不仅仅依赖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最根本的是依赖于其坚守的文化之魂即核心价值观。正是核心价值观的独立与自信,构成了“我是谁”的身份密码。

所谓价值观自信,是指价值主体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坚定信心和信仰。具体来说,价值观自信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指民族国家对自身价值追求的准确把握和执着坚守,二是指人们对社会主导价值的高度认同和自觉实践,两者本质相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价值观自信的重要标志。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缺乏价值观自信的民族终将沦落为失去根基、“失魂落魄”的民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国如果缺乏鲜明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那么,中国道路就是不确定的,中国特色就是模糊的,中国梦就是残缺的,中国就无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清晰地界定“我是谁”,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就无法清晰地显现“自我”的独特性。

价值观自信是道路自信的另一种表达。价值理念是发展道路的内核,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模式。核心价值观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价值表达,贯穿于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之中。因此,价值观自信也就具体地体现为对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自信。进言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就是价值观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外化和具体呈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