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应有的内容和本质规定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社会主义的内容包括不包括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教科书,讲社会主义的特点,就是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不讲发展生产力。有个传统的观点,认为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是依据生产力状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比我国高得多,怎么能用生产力来区分?认为区分任何社会制度,都是从生产关系来区分的。哪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哪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生产力的发展都要超过旧社会,所以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主要是从生产关系判断。

正是基于这个观点,传统理论谈社会主义不强调发展生产力。直至十二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也可以包括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最终要超过资本主义。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不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其实,研究任何一个社会制度,都要考察它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马克思讲未来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讲的是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以后,还需要快速地发展生产力。我国是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更是我国面对的根本任务。

列宁讲过,新社会制度战胜旧社会制度的最根本的条件,是要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他说,社会主义最终要战胜资本主义,就是因为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为了快速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不仅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制度保证,也是快速发展生产力的制度条件。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公有制可消灭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实际问题。我们知道,沙皇俄国的生产力比当时的美国落后很多。但是十月革命以后,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迅速地缩短了与美国的巨大差距,苏联成为可以跟美国抗衡的第二个超级大国。根据联合国统计署的资料,1990年苏联的GDP总量是15329.92亿美元,中国是4044.94亿美元,苏联是中国的3.79倍。但是,苏联垮台了,公有制变为私有制了,整个国际地位、经济政治实力大大削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发展十年停滞不前,现在GDP是2.06万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中国GDP是10.4万亿美元)。有人讲公有制不好、效率低,私有制效率高。但是从苏联来看,恰恰是公有制使它快速发展壮大,可以跟美国抗衡。而变为私有制以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放慢了,国力衰退了。

对我国来说,用公有制取代旧中国的多种私有制,同样起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几百年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很慢。新中国建立以后,建立了公有制,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就超过旧中国一两百年,改革开放后又获得更快发展。

所以,马克思主义强调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在于,一方面用以保证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保证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就可以知道,社会主义和公有制是内在联系在一起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