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母亲河谱写新篇章(4)

古老母亲河谱写新篇章(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建设纪实

生态优先,绿色观重塑发展观

我们需要的是一条什么样的母亲河?这是一道多选题。

“流金淌银”、“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连海”……除了这些以外,“生态优美”更是须臾不可或缺,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任何时候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的谆谆告诫,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流域的大规模开发,众多工业、生活废水直接排入长江。有调查表明,长江已形成近600公里的岸边污染带,其中包括300余种有毒污染物。早在2012年,水利部水资源公告数据显示,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中,有近400亿吨排入长江——几乎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理念,在长江经济带建设顶层设计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研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时进一步强调,长江生态环境只能优化、不能恶化。要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产业发展要体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成为沿江各省市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自觉行动,并渗入到每项政策、每个举措当中,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正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

——重庆明确了渝东北三峡库区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武陵山区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构建沿江绿色廊道。为了保护库区水质,三峡库区生态大县云阳县全面取缔网箱养殖。如今,长江干流重庆段总体水质为优,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丽景象已经重现。

——江西正有序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并在全省逐步建立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责任制和问责制,给生态空间保护戴上“紧箍咒”;湖北启动了2000亿元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用于推进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省积极利用现有优势,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方面进行市场化探索,并提出了到2020年率先建成生态省的目标,届时,江苏省的林木覆盖率将提高到24%,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将达85%。

——全流域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机制也在探索之中。2014年11月,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议上,长江沿岸27个城市达成《长江流域环境联防联治合作协议》,探索设立区域性环境资源交易平台、组建环保产业联盟、建立流域上中下游生态补偿制度等。

万里长江,浪花淘尽英雄。

千载重周,历史再展新猷。

“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今年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推进之年,新的航程已经开启。沿江省市和国家相关部门在思想认识上形成一条心,在实际行动中形成一盘棋,共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时代风帆,乘风破浪,筑梦远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