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六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答记者问(2)

中国经济六问——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答记者问(2)

三问:“稳投资”还有哪些“压舱石”?

稳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推出的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50564亿元,比当年11月底增加3465亿元;已开工48个专项、326个项目,比当年11月底增加22个项目。而新年头一个月,国家发改委又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541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项目中,水利和能源领域相对集中。在赵辰昕看来,项目选择有着鲜明导向:一是着力改善民生。如山东黄河潘庄引黄闸除险加固工程、甘肃省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吉林西部供水工程,在解决区域用水高峰期缺水问题等方面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二是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如西藏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对于缓解藏中电网枯期用电紧张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云南威信电厂—镇雄电厂—多乐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显著提高滇东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四问:CPI“1时代”会否持续?

与2015年CPI1.4%的同比涨幅相比,2016年CPI会呈现哪些新特点?

“据我们对36个大中城市的监测,今年2月5日与1月15日相比,食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的变化相对明显,61种食品价格45升10降6平,加权平均价格上涨了5.6%,其中监测的15种蔬菜价格全部上涨。”赵辰昕透露。

在他看来,蔬菜价格的上涨可能对1月份、2月份CPI有一定支撑作用。分析原因,一是受春节因素的影响,二是与部分地区遭遇大范围寒潮雨雪天气有关,“但总体上蔬菜价格上涨未超出季节性、节日性波动范围”。

据介绍,为防止出现价格大幅波动,避免极端天气造成供应断档,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近期,食品价格,特别是蔬菜价格这种明显上涨对1月、2月CPI将产生重要支撑作用,但短期的波动对全年CPI的影响不大。”赵辰昕如是判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