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O发现引力波,对科技体制改革的启示

LIGO发现引力波,对科技体制改革的启示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宣布直接观测到引力波,成了春节期间最轰动的新闻。其实,我国科学家从未忽视引力波的研究,筹划中的既有空间引力波研究计划,还有地面观测计划——前者有中国科学院从2008年就开始进行预研究的“太极计划”、中山大学正在推行的“天琴计划”;后者有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导的中美合作项目“原初引力波探测”项目。然而,这些计划都没有获得国家立项。中国科学家希望LIGO能成为一面镜子,照出中国科研体制的短板,迎头赶上。

衡量基础研究的标准是什么

在中国,进行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要想开展LIGO这样时间长、经费多的项目,我们总被要求回答:花这么多钱,有什么用?不如花在能产生GDP的项目上。这个研究现在不是热门,为什么要支持?你能不能保证有重大成果产出?如果没有成果怎么办?

我认为基础研究虽然不能立刻产生GDP,但从长远来说对国家极其重要。特别是重大成果、重大设施,是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必须有的。重大成果不一定都需要重大投入,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重大投入会产生重大成果。历史告诉我们,这些重大设施的建设会产生许多技术副产品,其重要性往往会高过科学研究的“主产品”。比如,因为高能物理学家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发明了WWW网页技术,使互联网走入寻常百姓间,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LIGO的减震技术、激光技术和极低噪声技术未来的用途也会极为广泛。

我国科研投入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这些钱不能都撒“胡椒面”,不能用多支持小项目的方法降低“无回报”的风险。科学不会百发百中,原创性的大项目更不可能,但风险不能成为不作为的理由。事实上,小项目的投资加起来一点都不少,出重大成果的概率与效益可能更低,风险岂不是更大!

要想获得LIGO这样的重大科学成果,必须要有新思想、新技术或新方法并落实为大项目。特别是在目前我们的科研仪器还大量不能自给的情况下,更要大力支持物质科学,支持采用自制仪器开展研究。大科学项目所需要的仪器全部都要自行设计研制,这不仅可以培训我们的科研人员和企业开展世界领先的仪器、设备、技术的研发,还可以培养大量顶尖的青年人才,使我们的工业界获得高质量的、国际水平的设备研制人才,补足我们的一个巨大短板。

我认为,国家应该有一个论证机制,从现在就开始规划与准备,遴选优秀项目,开展预研,保证在未来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有源源不断的重大成果出现。说到底,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科技的发展,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科技文明有所贡献,难道要永远让我们的后代学习只有西方人名字的教科书吗?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