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定位何以成为学派(2)

战略定位何以成为学派(2)

定位学派成为一套较成熟的战略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商业战略理论中开始大量地借鉴和应用军事战略理论,用于研究商战和商业竞争。沿着这条研究路线,商业战略理论中的定位学派出现了三个分支。

第一个分支是定位的认知理论。1969年杰克·特劳特以论文《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首次提出了商业中的“定位”观念。1980年其著作《定位》系统地提出了定位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定位就是与众不同、独特的差异化,它是战略的全部。这种差异化如何能够获得呢?特劳特认为,依据消费者的心理确立起来的品牌认知会成为核心战略资源,因此定位的关键是在消费者头脑里“建立认知”,建立起企业的产品或品牌“与众不同”“成为第一”的一种认知,形成独一无二的印象,在消费者的心中占一个独特的位置。定位认知理论的战场在心智层次,其本质就是利用品牌去开发、占据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成功定位后,企业就构建起高度认知标准,获得消费者的优先选择,在消费者心中建起一条宽大的护城河。拥有心智资源的企业则可以进一步围绕心智资源去集合调动企业的资源,包括人才、资本、渠道,甚至依靠其掌握的庞大心智资源系统构建产业链,将整个产业的相关资源向其汇拢,通过集群形成更高的行业壁垒,与心智壁垒一同形成难以攻破的双壁垒。

第二个分支是竞争战略理论,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一文中指出,“定位是战略的核心”,“竞争战略就是创造差异性,即有目的地选择一整套不同的经营活动以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要搞清楚战略,首先要区分出运营效率和战略,许多人经常混淆这两个概念。运营效率是做的事情与竞争对手做的相似,但做得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战略定位则是做的事情不同于竞争对手,或者虽然类似,但其实施方式不同于竞争对手。从长期看,几乎没有企业能够依靠运营效率长期维持竞争优势。一个行业如果仅仅通过运营效率进行竞争,其结果就是价格战和零和竞争,最终导致行业整体竞争力的下降和衰落。

如果要依靠战略竞争,则要做三件事。一是“创造一种独特、有利的定位”;二是围绕定位要做出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特别是选择不做哪些事情;三是建立配称,在各个运营活动之间建立强关联,使各项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紧密联接、环环相扣的链条,让对手难以模仿。波特特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企业通过营运效率竞争,缺乏通过“战略”竞争的能力,因而日本企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第三个分支是核心竞争力理论。《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该理论认为每个组织都是资源与能力的集合体,各种资源以及积累的知识在不同组织间存在差异。竞争优势来源于资源优势,具有独特的资源是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理论与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是两个不同的分析思路,但最终的目标是同一个目标,就是获得竞争优势地位。波特的理论是自外而内,先通过外部的产业和环境分析,找到企业的优势位置,产业结构、竞争对手、消费者分析位于战略设计流程的前端。而核心竞争力理论首先要对组织内部的资源进行分析,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和能力,以低成本并以超过对手的速度构建核心竞争力来维持竞争优势,因此是一个自内而外的过程。

核心竞争力有三个主要判定特征。一是具有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它是企业其他各种能力的核心,延展性就是确保企业能够将核心能力快速延伸到多个相关产品和领域,为企业进入多个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提供方便。二是核心竞争力应当为消费者带来可感知的价值,如能显著地为顾客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增加顾客的效用等。三是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对手无法通过其他能力来替代它,是只有少数的企业所特有的。特别是“如果核心竞争力是各项技术和生产技能的复杂的融合,那么这项能力就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总的来说,不论定位学派是来源于哪个领域,解决何种战略问题,它都为领导者提供了一套通用的分析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框架。在领导者进行战略分析和战略决策时,这套分析框架不仅提供了一套成熟的思路,更提供了一套完整实用的行动指南。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