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评论 丨 郑板桥误中“狗肉计”的教训

独家评论 丨 郑板桥误中“狗肉计”的教训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先后官居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在“十官九贪,无官不贪”的清代社会,老先生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独步清流,为官清廉,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话。而“难得糊涂”中散发的“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更不知让多少智者引以为恒言。然而,老先生亦非超人,偶尔也有过真正的糊涂。《艺苑余谈》中有则关于他因嗜狗肉而中计的故事,就颇令人深思。

2.24 1-1

故事发生在郑板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之后,在扬州以卖画为生。一盐商慕其画,曾出重金索求。板桥虽颠沛一生,但始终如磐石般坚强,如清竹般劲挺,如兰花般高洁,不屑与铜臭者交往,终未应允。

一日,桥板郊外赏竹,行走期间,忽听得从远处传来飘来悠扬的琴声。循声来到几间幽雅的茅舍前,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抚琴,眉宇之间,颇有隐士之风。旁边一书童,则在摆弄一炉,炉上热气腾腾蒸着一钵,缕缕肉香从那儿飘出。老郑因对此味极熟,断定乃狗肉也,自以为遇到了知音。老者见有人驻足,遂起身稽首,知是板桥驾到,故作神交已久状,热情以狗肉款待。见了香喷喷的狗肉,板桥哪里来得及细想和推辞,急急与老者一起大享起了口福。吃罢狗肉,老者恳请板桥即兴作画。大凡吃人者嘴短,老郑不便拒绝,当即画了两幅相送。谁料想 ,翌日,郑板桥的画竟魔术般地挂在了盐商家的客厅里,盐商则正大宴宾客庆贺。

原来,盐商求画被板桥拒绝后,恼羞成怒,“志在必得”,悉心探访,知板桥好交隐士、嗜吃狗肉,且常出城郊游赏竹。于是,便收买老者假扮隐士,整天在郊外的竹林中抚琴炖肉守候。板桥果然中计。消息迅速传进了板桥的耳朵里。急往竹林寻找老者,那儿再见半个踪影?至此,方才恍然大悟。可惜,已悔之晚矣。

对板桥先生的这次上当受骗,有人归咎于奸商狡诈,亦有人斥责冒牌“隐士”之可鄙。其实,细想起来,根本却在于老先生自身真正的“糊涂”。这里的教训至少有三:其一,忽视了对奸商的警惕。在一番大义凛然拒腐之后,没有想到碰了一鼻子灰的盐商,还会变换手法继续进攻。结果,大意之下失了“荆州”。其二,缺乏对骗局的识别能力。凡设骗局者,无不工于乔装。否则,明明白白的陷阱和圈套亮在那里,大概谁也不会往里跳,除非脑袋瓜儿有毛病。惟有糖衣裹着的炮弹,毒蛇装扮成美女,才能勾人着其魔道。板桥先生的防线被攻破,重要原因就在于只闻到了狗肉的喷喷香,没有看出这香喷喷里还隐藏着拖人“下水”的“钩子”。其三,抗拒诱惑的内功不足。平实而论,在寻常的物什面前,稍有点气节的人,一般不会陷于迷魂阵。然而,在心爱的物什面前,比如贪财的在黄澄澄的金子面前,好色的在娇滴滴的美人面前,爱收藏的在古玩字画面前,就可能心跳气喘,把持不住心猿。盐商正是瞅准了板桥先生“不爱重金爱狗肉”这一点,挖空心思,投其所好,才使得老先生昔日一片冰心最终化作了流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为官者的职业警觉时,有一番语重心长的告诫:“为什么说当官是高危职业?就是说不仅主动以权谋私不行,而且要处处防备社会诱惑。诱惑太多了,处处是陷阱啊!所有自己认为是当官能享受的、产生快感的事情,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罪恶,都可能是陷阱。有人说,天上掉馅饼之时,就是地上有陷阱之时。一旦突然凭空来了一个好处,一定要警惕。看到这些东西自己就要戒惧、退避三舍。”(《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2014年5月9日)这里,可谓向为官者提供了一剂自我保护的良药。现实生活中,有奸商般的狡诈之徒,加上冒牌“隐士”之流编圈设套,助纣为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类似板桥先生一样,在“天上掉馅饼之时”失去警惕、嗅觉不灵和对诱惑缺乏抵御力,不知不觉的甚至乐不可支地掉进了别有用心者设计的“陷阱”。等到发现上了贼船,则悔之晚矣。

君不见,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等之辈,季建业、倪发科、王敏等腐败高官,这班儿昔日在政治舞台上都算得上是曾经辉煌过的角儿,终因抵挡不住金钱、古玩、女色等诱惑,走上了腐败堕落之路,被党纪国法无情地掼到了台下。他们落马的原因,尽管可以找出许多,但自身没有拒腐防变的意志和能力,无疑是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正是从这里,郑板桥中计的故事,给那些至今仍然无视腐败病毒侵袭,不注意加强内功修养,抑或吃了点“狗肉”便窃以为得计者,提供了可资汲取的教训。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