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为中心抓队伍建设
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关键靠人才。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狠抓文艺队伍建设。
抓“尖子”,培养造就一批文艺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文艺要有“地标性建筑”,关键要有“顶级设计师”,有文艺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要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狠抓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文艺名家大师。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大力实施“文艺引智工程”,突破身份、资历、地域等限制,对高层次文化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绿色通道”,确保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抓“苗子”,发现培养一批有发展前途的文艺新秀。有诗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就是说,以“花”喻人,要善于在“绿柳才黄”之际识别、发现人才,如果等到“上林花似锦”,人才都出名了,再去发现也没有多少意义了。现在,一些领域还面临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个别剧种甚至陷入“戏随人死”的窘境。这就需要发现青年文艺人才,发现好“苗子”,加大扶持培养力度。
抓“根子”,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列宁在论及文艺创作规律时,提出了“两个广阔天地”的论断,也就是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的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的天地”。这说明,艺术生产力的解放,关键是人的解放;人的解放,“根子”在机制的完善。要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化企业改革为契机,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盘活盘优人才资源,破除制约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的思想束缚和制度藩篱,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艺术探索和创新,着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艺术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浓厚氛围。
(张文雄,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