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构建新的增长带和增长极。“十三五”时期,在区域发展战略上,要积极构建新的增长带和增长极,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的实施,培育区域发展新格局。首先,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是产业转移、外贸拓展和金融合作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形成“东西双向、海陆联动”的开放格局。要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其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资源密集是京津冀的比较优势之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贯通产业链的创新链,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统一京津冀三地的生态环境规划、标准、检测、执法、评估和协调体系,建立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区域内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制度。再者,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开展全流域水环境和江河湖综合治理,科学有序开发岸线资源,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要加快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发挥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优势,引领带动广大内陆地区发展。要发挥长江经济带科技水平领先、产业体系完备的综合优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活力,支撑我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三是需摆正心态。经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要顺势而为、科学发展。靠行政命令不行,靠大干快上也不行,必须有耐心、有定力,要作出可持续的制度安排,释放强劲的活力、持久的动力。此外,还需跳出经济搞经济,重视社会管理、生态环境、文化繁荣等软实力的提升,营造有利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环境氛围,全面打破阻碍协同发展的“制约”,在更大更优的空间格局内,实现中国经济的新跨越。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