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三五”规划“三个看点”

解读“十三五”规划“三个看点”

3月5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被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草案长达148页,是历次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篇幅最长的。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想要科学解读认识把握《纲要草案》,需要把握以下“三个看点”:

看点一:

科学设置四大类25个主要指标

在经济发展类指标中,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设定为6.5%以上,既可以确保到2020年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也在国内外研究机构普遍认为的6%—7%潜在增长区间之内,充分兼顾了就业、结构调整、环境改善等需要;明确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的具体目标,突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要求。

在创新驱动类指标中,提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等目标,衡量创新发展成效。

在民生福祉类指标中,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6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以及就业、养老保障、棚户区改造等目标,体现全民共建共享。

在资源环境类指标中,提出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5%、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累计下降18%、地表水质量改善等约束性指标,反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成效。此外,还在章节中提出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重污染天数减少、全国总人口等指标。

通过这样的指标设置,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结构调整、补齐短板、改善民生的发展导向,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同时,在认真分析发展环境变化基础上,按照引导预期、留有余地、切实可行的原则,对各项指标的目标值进行了认真测算,注重加强指标间的平衡匹配。

看点二:

重大政策更加注重运用新思路和新机制

着眼于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在政策思路上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围绕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提出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强化产权保护、健全市场体系、财税金融改革等基础性制度建设,以及构建普惠性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的重大措施。

二是在政策机制上更加注重市场和政府作用的互补配合,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强化政府投入杠杆撬动功能、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强化价格调节和税收激励等方面的重大举措。

三是在政策工具和手段上更加注重精准性和精细化,提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差异化政策,以及有利于推进结构性改革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重大举措。

四是在补短板、促平衡、兜底线方面更加注重履行好政府职责,把实现全面脱贫、保就业稳定、保义务教育、保基本医疗、保基本养老、保民生底线等作为更好履行政府职责的着力点,提出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保障基本民生等方面的重大举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