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眼睛喻生态保护 看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观(2)

再用眼睛喻生态保护 看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观(2)

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调研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2014年3月6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为治理大气污染作出贡献 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明确指出:“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记者赵艳红 实习生顾雯)

【扩展阅读】宣讲家网课堂:“十三五”期间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