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建立高等农林教育服务补偿长效机制

国家应建立高等农林教育服务补偿长效机制

摘要:由于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独到作用,王志刚建议将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纳入国家专项支持,为全国提供重点经验和先行样板。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5年年底由河北农业大学组织的京津冀地区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保定举行。河北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在内的9所高校共同签署协同创新框架协议,正式共建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王志刚认为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是高等农林教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京津冀地区高等农林教育协同发展,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共同打造辐射周边、引领全国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的协同创新联盟。

由于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创新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独到作用,王志刚建议将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纳入国家专项支持,为全国提供重点经验和先行样板。

王志刚特别向中国经济网记者提到,基于农业科技的基础性、公共性和社会性定位,为进一步提升高等农林院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在京津冀农林高校的涉农专业探索“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培养制度,增加涉农专业博士生招生指标,提升高等农林院校服务生态文明、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他建议,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等农林院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主动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基层农林业技术推广人才知识更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农村区域规划、农业经济政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各级政府提供咨询、决策服务。

责任编辑:李琨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