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正圆中国梦》选载:“俄中之间建立新型双边关系”(2)

《习近平:正圆中国梦》选载:“俄中之间建立新型双边关系”(2)

独木不成林

俄中关系让人想起钟摆。1950年两国签署协议建立了军事政治联盟,并在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中得到了验证和强化,但好景不长。在1960年前后,两国领导人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共同终结了苏中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开始了两国间的“冷战”。这种对立关系在1969年达到顶点:“珍宝岛事件”的发生使两国间不仅发生了局部边境军事冲突,甚至几乎升级到全面开战的程度。之后又过去了10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在保持与苏联“冷战”的条件下,与西方关系迅速好转。

1989年随着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访华,两国关系才实现正常化。但那个时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苏联,内政危机都很严重,两国关系的改善不再迫切。苏联解体后,亲西方的、言行不一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并没有迅速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尽管他迈出了登上中国长城的第一步,签署了最早出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字样的协议。对于增进与解体后实力削弱、局势不稳的邻国俄罗斯的合作,中国也没有急迫感。

俄中两国关系的“钟摆”加快摆动是在新千年伊始,确切地说是从俄罗斯新总统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开始的。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同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两国的伙伴关系进一步加深。2004年,《俄罗斯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俄中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签署,并于次年生效。这是两国双边关系史上首次将两个伟大邻国的边境线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在接下来的10年里,俄中两国关系在不温不火地向前发展,政府机构间、私营企业、两国人民间的接触并没有迅速增多,正像一句俄罗斯谚语所说,“毁坏容易建成难”,很多事情还要从长计议。在俄中两国双边关系中,高层和民间的互信都不足,更重要的是,缺少来自第三国的对两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明显和直接挑战。但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这种挑战出现了。

2007年,从普京的慕尼黑发言开始,俄罗斯政府高层放弃了与西方建立平等关系的幻想。在2009年中国领导人收到并拒绝了奥巴马提出的“不能拒绝”的建议:在“G2”框架下成为美国的“小兄弟”。北京方面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应付美国针对中国崛起的围堵。在应对周边地区出现的威胁时,俄罗斯对中国的意义在加强,中国开始把俄罗斯看成是可靠的后方,可以协助保障中国在北方、西方和中亚免遭敌对行为的侵害。

在准备重返克里姆林宫的过程中,普京制定了一整套关于经济、内外政策方面的战略任务,其中的一部分普京在俄罗斯主要媒体上公开发表的系列文章中进行了阐述。在谈到与中国的关系时,普京提出了三条原则。

第一,“中国经济的增长绝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蕴含巨大商业合作潜力的挑战,是我国经济之‘帆’借助‘中国之风’的好时机。我们应当与中国建立更为积极的、新型合作关系,让我们两国的技术能力和制造能力更为匹配,运用我们的智慧充分地发挥中国的潜能,以促进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的崛起”。

第二,“中国不会在世界舞台上称王称霸,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音确实越来越自信,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因为中国在建立平等的国际秩序方面与我们所持的观点一致”。

第三,“我们与中国之间已经解决了所有重大的政治问题,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边界问题。两国之间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受法律文件约束的双边关系机制。两国领导人之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互信。这使得俄中两国可以在真正的伙伴关系条件下,在务实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俄中关系的模式拥有广阔的前景”。

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时,习近平有没有类似处理与美国关系战略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样的完整构想?官方并没有签署这样的文件。虽然没有制定详细的纲领,但在俄罗斯方向上却存在清晰的逻辑和紧密的联系,有着基础雄厚的计划。习近平在与普京会晤时表达了加强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强烈愿望。这样的会晤在2013年和2014年均有五次。完全可以说2013年3月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历史性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