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党员恰力·阿布勒哈斯木

好党员恰力·阿布勒哈斯木

摘要: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七旬的牧民党员恰力·阿布勒哈斯木是个名人,他57年来收藏党报党刊,并办起了“红色书屋”的事,几乎无人不知。57年来,老人收藏红色报刊杂志一万余份,这些书籍、报纸、杂志几乎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历程。“红色书屋”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老人也一直坚持把党的声音和红色文化传播给身边的每位牧民群众。2015年9月,恰力·阿布勒哈斯木荣登“中国好人榜”。

七旬老人创办"红色书屋" 把红色文化传播给牧民群众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七旬的牧民党员恰力·阿布勒哈斯木是个名人,他57年来收藏党报党刊,并办起了“红色书屋”的事,几乎无人不知。57年来,老人收藏红色报刊杂志一万余份,这些书籍、报纸、杂志几乎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历程。“红色书屋”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老人也一直坚持把党的声音和红色文化传播给身边的每位牧民群众。2015年9月,恰力·阿布勒哈斯木荣登“中国好人榜”。 

走进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阿热勒乡布河坝村的“红色书屋”,一张张陈旧的宣传画、一份份发黄的老报纸,静静地诉说着祖国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化:1953年首版印制的开国大典宣传画、1958年毛主席接见库尔班大叔的图片、1963年兰新铁路开通的宣传画……收藏这些珍贵资料的就是这间书屋的主人——牧民党员恰力·阿布勒哈斯木。

57年来,他收藏红色报刊杂志一万余份,并坚持把党的声音和红色文化传播给身边的牧民群众。一个普通的牧民为什么会50多年来订阅党报党刊,这是怎样的情怀,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恰力·阿布勒哈斯木向官兵们介绍红色书屋的历史。图片来源:新疆文明网

1.半个世纪坚持订阅报刊 他成为牧民的义务讲解员

1944年,恰力在青河县布河坝村一个哈萨克族牧民家里出生。小时候,家里很穷,加上交通不便,恰力没有上过一天学。1957年冬天,牧区举办扫盲班,13岁的恰力第一次捧上了书本。40天的扫盲学习,聪明好学的恰力基本学会了哈萨克文字。从此,在恰力眼里,每个字母、每段话语、每篇文章都散发着知识的光彩,富有魅力,让他激动,让他赞叹。每天晚饭后,恰力就开始给爸爸、妈妈读书。起初读的只有扫盲班奖励的两本书,一本是中国近代史,一本是哈萨克族诗人的诗集。

那个年代,信息闭塞,没有广播无线信号,当地人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就是生产队订的一份哈萨克文《新疆日报》。恰力就养成了读报的习惯,这让他在一群孩子中成了“百事通”。有时候,一些大人也向恰力打听国内、国际大事。1958年夏天,连续一个月,恰力没有借上生产队订的报纸。有一天,他看到邮递员骑着马驮着报纸、邮件出现在村头,就一路狂奔,跑到邮递员跟前,气喘吁吁地询问报纸来了没有。

邮递员觉得眼前这个孩子很有趣,顺口说了一句:“报纸是生产队的,要想看最好让你爸爸订一份。”

邮递员的一句话提醒了恰力。恰力问:“叔叔,一份报纸多少钱?”

邮递员说:“一个月一元钱,全年12元,天天有报纸。”

恰力老人在擦拭红色书屋里的相框。图片来源:新疆文明网

回到家,恰力央求父亲订一份报纸。父亲知道孩子喜欢读报,但是当时的12元钱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晚上,恰力的父母商量了一下,最终答应给恰力订份报纸。半个月后,当邮递员再次来到生产队,恰力花6元钱订了下半年的《新疆日报》。报纸订上了,有事没事,恰力就跑到村口等邮递员来送报纸。从此,一份报纸走进了恰力家,走进了恰力的精神世界。一直到2010年,恰力坚持订阅哈萨克文版的《新疆日报》52年,从未间断。

1964至1965年连续两年,不知道什么原因生产队没有订报纸,全队只有恰力订了两份报纸。这两年中,恰力家简直成了生产队队部,借报纸的、打听政策的、投递信件的村民络绎不绝,恰力则成了义务讲解员和收发员。

生产队开会,人来齐了,队长先让恰力给大伙读报纸,大家一起了解社会重大事件、党和政府的决策。人们跟着报纸走出了深山,走向了广阔的原野,走进了北京、上海乃至全国、全世界……祖国边陲的一群哈萨克族牧民,听到了中共中央的公报,还有毛主席的号召……

无论是边远的牧区,还是乡亲的毡房,只要有恰力在的地方,大伙儿就喜欢盘腿围坐在一起,听他讲故事、讲政策、讲外面的世界,于是,他成了村民了解外界的“窗口”。“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当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恰力传到牧区的时候,牧民们沸腾了,人们高兴地弹起冬不拉,跳起黑走马。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