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正圆中国梦》选载:“‘莫斯科—北京’快车开足马力”(2)

《习近平:正圆中国梦》选载:“‘莫斯科—北京’快车开足马力”(2)

务实合作的新阶段

如果把这个题目定义在物质层面的话,那么俄中两国的经贸合作近两三年一直在原地踏步,近几年的贸易额都没有达到900亿美元,只是在2014年超过了900亿美元,达到940亿美元。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似乎是,对解决长期积累的、小团体利益被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问题缺乏系统的、国家层面的措施。需要在高层解决问题,两国领导人在上海做了这项工作,已经很清楚,事情不仅限于实施“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

在“习普会”(中国人对习近平和普京会晤的缩略说法)的基础上将签署和实施其他合作大项目,如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和欧洲部分、中国和第三国。在这方面不仅包括被普京总统称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建设项目”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项目,还包括中国参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一些项目和“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国石化与西伯利亚—乌拉尔油气化工股份公司在上海合作建设橡胶厂项目,“俄罗斯水利公司”参与在中国境内开展的建厂项目,中国能源企业参与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实施的发电站改造项目、太阳能项目等。

从在上海签署的文件来看,在中亚和东欧地区还将有许多事可做,“俄罗斯认为中国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事业中起到的倡导性作用非常重要”,“俄中两国将继续寻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正在建设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的契合点。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两国将深化政府职能部门间合作,包括在相应地区合作实施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快速建立从中国东海岸到黑海和波罗的海的运输走廊,将中国商品顺利运往欧洲、中东和非洲,而无须途经美国人掌控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

严谨的西方评论家立即理解了习普上海会晤的影响。美国《华盛顿邮报》权威评论员查尔斯·克劳萨默将习普会谈与1972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相比:“由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战略谋划,世界地缘政治急剧向不利于苏联的方向转变。现在普京使用了同样的方法来对付我们。中国和俄罗斯代表着世界反民主专制集团的新核心,它们在反抗冷战后西方世界对其强加的条件。在柏林墙倒塌后,俄中伙伴关系的发展象征着出现了首个反美国霸权主义全球性联盟。”

在“上海突破”后,普京和习近平继续沿着提升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水平之路前行,时而大踏步前进,时而跳跃式前行。两人利用新的会晤和会谈不仅讨论双边协作的最佳方式,甚至也讨论建立让世界摆脱美元霸权的金融体系。掌控着中国庞大金融资源的习近平,在这一方案中起主要作用,普京则让自己的国家充当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反对霸权的先锋队,“向我开炮”,支持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坚定不移地走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