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无助实体经济(2)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无助实体经济(2)

但是,近两年来这种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收到的效果其实很有限。按照央行的要求,通过降准释放出来的资金要流向实体经济部门,但一方面资金的流通渠道还存在梗阻,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的不足,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一些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其实并不需要加大信贷支持。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看到的一个结果是,尽管银行信贷不断创新高,但经济增速并没有加快,PPI指标持续创下新低,而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再度出现恶性炒作现象,一线城市出现量价齐飙的情况,投资资本套利的情况很明显,民生基本物资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升之中。通过几次降息,目前我国的一年期基准利率仅为1.5%,但今年2月份我国的CPI指数已经窜升到2.3%,储蓄负利率再度出现,尽管其中有菜价暴涨的季节性因素,但流动性释放过多导致货币流向流通市场的现象需要引起警惕。

因此,在我国的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的使用应当谨慎。事实上,由于已经多次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继续宽松的空间已经很有限,特别是降息,在负利率已经出现后,其空间基本已经不存在。当然,我国目前出现的负利率是在与物价指数比较之下的负利率,就名义利率来说仍表现为正值,特别是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各家银行都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对存款利率作了上浮,因此储蓄者仍有一定的利息收入。但如果CPI继续上升,基准利率继续下降,两者的“剪刀差”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名义利率也出现负值,那对中国经济的运行是极为不利的。

中国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通过改革释放市场活力。中国是个大国,市场内部需求的潜力很大,但过多的政府审批束缚了市场活力。吴晓灵在此次论坛的发言中指出,“现在很多国家在结构性调整方面实质性动作并不多,所以实体经济难以出现良性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正在克服困难,通过去产能的努力来推进结构性改革,调整经济供需结构,引导实体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盯着央行,要求其持续提供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降准降息,而不在改革和促进实体经济上下功夫,不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不仅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