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保障干净做人踏实做事(2)

以制度保障干净做人踏实做事(2)

摘要:干净是政府公务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操守,是一种物质上的不惑、不贪,表现为洁净、纯洁;在品德上是清廉、清风,表现为廉洁、廉政。干事是一种工作态度、职业追求,在其位谋其政,勤恳、为民、务实。干净是前提、基础、人格。干净是干事的保证,干事是干净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对于领导干部权责不明晰、关键性制度缺失等问题,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厘清权力边界,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对于大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晋升空间有限、物质激励不足等问题,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晋升和激励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对于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缺少担当精神等思想方面问题,要加强党纪党规党性教育,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增强精神激励和心理疏导,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政德水平和理论素养。

健全制度,加强对公权力监督。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管住“任性”的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织密制度的笼子,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制约监督,进一步完善细化公职人员选拔任用、廉洁自律、绩效评价,惩治贪腐等制度。比如,加快反腐败法、财产申报法等法律制定,增强法规制度对惩贪拒腐的刚性约束。二是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授权必须为”。依照权力清单履职,把握好用权的尺度和边界。不推诿扯皮,拒做贪官、庸官、懒官、太平官。三是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做到民主决策、科学领导、开诚布公、善于纳谏。四是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制定监督法,通过舆论监督、网络监督、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等形式加强公权力监督。加快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让一切公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五是构建新型健康的政商关系。“仕不可多交”,党员干部要慎重交友,干净交友,净化个人生活圈,防止利益输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依据法律确定人们经济交往关系的基本框架和底线,构建新型的政商关系,让“永不行贿”成为企业家应有的商道精神,“永不受贿”成为政府官员必守的政治伦理追求。

推行绩效考核,完善廉洁从政的激励机制。一是健全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制、失职追究制、引咎辞职制等廉洁从政的制度机制。制定公职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对懒政、怠政的治理力度,做到在位就要在状态,为官必须敢担当。不愿担责任,就不该当党员;不敢担责任,就不配当领导;不会担责任,就不能当干部。如辽宁省出台《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不担当问责办法(试行)》,明确了对领导干部8种不作为、7种不担当行为的追责办法,加大对懒政、怠政的问责力度。2015年下半年,国务院第二次大督查问责启动,共24个省、区、市的249人因懒政、怠政等问题被问责。二是探索适合国情的公务员激励机制。修订完善公务员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党员干部予以褒奖,实现能者上庸者下,不让老实人吃亏。参照国际惯例,在物质方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时衡量、调整公务员的物质待遇水平;探索公务员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拓宽其晋升发展空间。对于一些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党员干部,党组织要从物质、感情上主动关心帮助,让其无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