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剧》中第三个希望就是第一书记对“993861”村内现状的了解、认知、改革。入村伊始,第一次村委成员开会,作为“城里人”的第一书记,也是第一次了解了“993861”村的由来。接下来,并没有立志改变的“豪言壮语”,而是通过入户访民情、入村家宴、引进重开连锁超市、寻回村“两委”负责人等点点滴滴小事,恰恰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小事,包括为少了“两垄地”的秋香上门留钱,自掏腰包到村民家赴家宴、自费为“老祖奶”购买坐便椅......,这些事情的见证,一一被群众看在眼内,记在心中,群众心中的那杆秤逐渐在向第一书记倾斜。因此,吸引了像“齐槐”一样富有朝气年轻人的回归,改造了像“花小宝”一样村内曾经的“二流子”的入轨,改变了像“老乔叔”一样村内“保守派”的希望,转化了像“刘世荣”一样村内极具声望的“顽固派”的心态。正是第一书记这样用个人“吃亏”的做法,换来了村容村貌的彻底改变。这种“党员干部不吃亏,群众就要吃亏”的新常态,正是新常态下“学党章、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必要要求,更是共产党人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马剧》结尾,第四个希望就是“一把锁”和“一场火”的完美落幕。作为村集体财产的村小学因为被贱卖引发产权纠纷,进而导致村部--第一书记所在地由上锁到开锁的过程,实则是打开了全体村民的一把“心锁”。再现了村内各种利益纠葛以及部分村民狭隘私利斗争的高峰,这才是制约当前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根本障碍,第一书记不仅巧妙的借力使力化解了村内矛盾,更展现了真正共产党人“心底无私”的天地胸怀,巧就巧在那把锁既由村民锁上,更由村民自己打开。而那场“意外之火”在刘氏老宅的燃起,则不能不说是村民心中长久以来对过往纠葛怒火的情绪转换,也是村民在第一书记到来后所作所为使人心得以收拾,从而预示着群众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新寄托。只不过,这把锁,这场火,可以说是《马剧》的完美落幕,但是,谁又能不说它是新农村新希望的新起点。
最后,《马剧》核心的是带领村民致富,但是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全剧并没有陷入到以往那种单纯为了致富而致富的“窠臼”,而是站在了一个“重拾人心”走向共同致富、永续发展的新高度新平台,力图重塑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力图再现一个真正共产党人一心一意谋求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道路的领路人新形象,力图全景展现一幅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农村走向新发展的新图景新愿景。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