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山:践行中国特色教育的思考

曾天山:践行中国特色教育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贡献在于30多年前选择了改革开放之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教师节讲话都强调要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在北京大学考察期间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了深入阐释:“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包含着我国教育发展应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等深刻内容。

当今中国教育发展已达到世界中上水平,进入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红利。中国教育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努力探索自身发展道路,追求育人为本、公平公正、共同发展,形成中国自主创新的教育发展模式,既不同于传统苏式教育,又不同于西方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之路,带来了中国教育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震撼和思考,显示了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魅力,显示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有中国特色教育的历史,既坚持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践表明:坚持特色,中国教育才有出路;丰富特色,中国教育方有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

体现在人才培养任务上的中国特色,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服务,这要求中国教育既不能办成出国留学基地,也不能单纯依赖国外教育输入人才。现实决定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现代化必须选择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重发展本国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人才,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期盼,为13亿人民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服务,培养集聚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服务,斩断优质教育资源外流——核心技术进口——品牌产品缺失的恶性循环。

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同于其他国家只讲公民教育或职业技能培养。这就要求中国教育不仅重视培养技能人才,还注重社会管理人才培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

体现在教育对象上是要彰显教育的公益性,不能容忍教育不公,不能让贫困代际持续循环,不能走一些国家教育市场化道路。这就要求中国教育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基本政策和政府首要职责,着力补短板,守底线,努力推动“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完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振兴中西部教育,全面发展民族教育,办好特殊教育,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